太阳能:多晶硅行业研究调查报告我们认为 2008 年太阳能行业的三个主题是多晶硅、补贴政策和薄膜电池,其中多晶硅是我们当下关注的焦点; 与之前的观点一致,我们仍然认为多晶硅供需的紧张形势将维持,2010 年前不会出现明显过剩,价格仍将维持高位;我们预计 2008 年平均价格为 2400 元/kg,2009 年为 2000 元/kg; 从供给面看,国际大厂和国内企业的供给量都比之前预期要小,这是供需持续紧张的最重要原因; 多晶硅 部分国际大厂的扩产比预期略慢,REC 的 MosesLake厂已经推迟; 国内多晶硅厂尽管在建拟建项目巨大,但今明两年能够生产的规模有限,预计 2008 年国内产量不超过 4000 吨。 副产品的处理也是我们关注的,从目前来看,虽然经济性有待提高,但新光硅业等大厂的副产品处理已经达到环保要求,与之前的技术相比这是巨大的进步;而部分新进入者的副产品处理能否达标值得关注,而随着多晶硅项目的遍地开花,环保问题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我们仍看好已经有多晶硅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如新光硅业,看好与其相关的上市公司:川投能源、天威保变等。 国际大厂产能释放速度低于预期、供需仍紧张 预计七大厂年底产能扩至 27350 吨 2008 年全球主要多晶硅大厂产能接近翻番,从下表可以看到,2008 年底的大厂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有望达到27350 吨,较 2007 年底增长 90%,是网络泡沫破灭后最大年度涨幅; 具体看,SGS 扩产规模是各厂中最快者,从 2200 吨扩至 8500 吨;Wacker 扩产 2700 吨,居次席;Hemlock 扩产2100 吨、与 SGS 同属 REC 的 ASiMI 扩产 1500 吨;除此之外的其他几家扩产规模较小。 部分大厂产能释放速度并不如预期迅速寻摇钱术到大厂的扩产中,部分采用新技术,如 Wacker 和 REC 采用FBR 法,从目前的情况看,新技术产能的进展速度落后于预期; REC 在 2 月初公告,由于设备问题,公司 MosesLake的 FBR 项目将推迟两个月的工期,预计将在 2008 年四季度的末期开始商业化生产; 受 MosesLake 项目推迟的影响,REC 预计 2008 年公司粒状多晶硅产量仅 400 吨,全年的多晶硅产量也从之前预期的 8000 吨降至 7000 吨; Wacker 在年报中提及,2008 年底公司年产 650 吨的FBR 线将投产,Wacker 声称已经对 FBR 法进行了两年半的测试; 总之,我们对新技术的扩产速度持谨慎态度,大厂供给量略低于之前预期。寻摇钱术到国内多晶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