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经典的人生哲理句子 一位选调生的闪光人生 黄桑坪乡的党委书记刘兴凡倒下了,倒在了尚未绽放花蕾的杭百菊上,倒在了未竞的事业上,倒在了妻子的无限哀思中,倒在了尚只有 6 岁的小孩睡梦中……倒下时,他年仅 31 岁。烫金的文凭再添光彩 1994 年,刘兴凡怀揣着一张湖南商学院烫金的文凭,幸运地被湖南省委组织部选中,作为选调生来到绥宁县联丰乡工作,他深知文凭是不变永恒的,但知识是无止境的。这些年来,无论是担任乡秘书,还是县委组织部调研组长、县团委书记,直至黄桑坪苗族乡党委书记,他都善于思索,从不放弃学习。他原来是学经济的,担任乡秘书时,他努力向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担任组织部调研组长后,他主动向县委办负责文字综合材料的同志学习;担(任县团委书记,他主动向优秀团干请教;当乡党委书记时,他把办公室分成两半,一半第 1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休息的地方,一半作学习室,办公室里到处摆满了书。他本有一张响当当的文凭,但他不满足于此,报名参加了省委党校在职讨论生的学习。十年来,他先后涉猎了政治、经济、文学、管理等方面的书籍 3000 多册,作学习笔记 50 多万字,剪辑各类报刊资料百余万字,撰写各类文章 80 余篇,在《中组信息》、《当代党建》等报刊发表稿件 50 多篇。通过学习,提高了素养,开阔了视野,并制造性地运用到工作中去。1994 年,他在联丰乡联丰村大胆之实行公开竞选、群众投票选举村支部班子;在县委组织部调研组工作时,他率先实行激励机制,使组工信息名列全市前茅;在团县委他推出农村团员动态管理模式以及青年文明号跟踪管理等办法。在黄桑坪苗族乡工作时,他一直思索着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究出了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一训二创三评”的好办法。“一训”,即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养。乡里集中党员于课堂,开座谈会、搞讲座、请第 2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熟悉政策法规和懂农村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专家讲课,并组织农技站、林业站、国土所、派出所等单位人员下到各村组和田间地头服务。“二创”,即进展创业,作风创优,增强进展意识。每个党员要有进展项目,先富帮后富,实行党员与农户结对帮扶的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他将乡机关的 46 名党员分为机关支部、企业支部和教育支部,并推行《挂牌上岗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误工赔偿制度》。为了建立与群众的常常联系,他在乡里开通了便民 110,聘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