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9页)3B.x=30%,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选择题(共 22 小题)1.2019 年 11 月 13 日 14 时 35 分,我国在太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将宁夏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 R 表示),与氧化剂 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A.C6H7NB.N2H4C.CH4D.C2H8N22.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4.完全燃烧 2.8g 某有机物,生成 8.8gCO2和 3.6gH2O,下列对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中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为C2H4C.2.8g 该有机物在 4.8gO2中燃烧,生成 4.4gCO2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一定是有机物5.如图是一定质量混合均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t]时开始反应。a,b,c,d 分别是其中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是氯酸钾 B.b 是氧气 C.d 是二氧化锰 D.t2时反应结束6.下列 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 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 B.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8.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变化与平衡: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碳颗粒),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B.推理与模型: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C.宏观与微观: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前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