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骆驼祥子作者篇一:骆驼祥子骆驼祥子导读提示图 2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 年):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 “人民艺术家”。“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 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老舍的一生, 总是在忘我地工作, 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正因为如此, 他勤奋笔耕, 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于1966 年 8 月 24 日自溺于北京太平湖。创作背景《骆驼祥子》创作于1936 年。1924 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 1929 年。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创作了《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二马》等带有狄更斯式写作技巧的作品。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作品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小说《骆驼祥子》的创作源于一次聊天。1936 年春天,山东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老舍家,说起北平有个洋车夫,一辈子都想拉上自己的车,三起三落,末了还是受穷; 还说起什么车夫被兵匪抓了去,结果偷出来三匹骆驼等。 老舍听后大笑,说这可以写成一篇小说。不久,老舍即开始收集资料,准备写篇关于车夫生活的小说。《骆驼祥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主题透析 1.《骆驼祥子》真实地描写了洋车夫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贫困的生活,历经波折、希望、失望,终于失败以至于沦落到末路的故事。 2.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百姓善良人性的摧残,暴露了旧中国的地狱众生相。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批判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人民的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回2 答了破产农民涌进城市之后的命运,表明了城市贫民要做生活和命运的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无出路的。阅读指津小说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纯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也揭示了劳动人民靠个人奋斗无法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此外,作品也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揭露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