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困惑和异常心理XXXXX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第二章一、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包括了心理不健康和心理不正常。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限。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相互依存、转化的连续谱。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2.心理问题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心理正常、异常的图示3.心理正常与不正常4.正常与异常的识别常识性的区分: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影响他人生活利用三原则的区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二、心理问题的类型1.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统计学特点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很高或较高的”占45.1%,“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的”占10.7%14.51515.51616.51717.518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因子分≥3北京市大学生SCL-90因子分筛查统计结果直方图2.心理问题的类型根据其类型不同可分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个体,重在开发自我潜能,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适应性心理问题,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侧重于工作指导、交往指导,生活指导等方面障碍性心理问题,各类心理障碍、精神障碍。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心理困扰,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等心理疾病,各类神经症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三、心理困扰一般心理问题近期发生的,由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心理冲突;反应强度不太剧烈;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尚未泛化;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思维仍保持严密逻辑性,但学习、工作以及社会交往的效率有所下降。泛化是指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例如某同学曾经被一男性卷发小偷偷了钱包,并与之发生争执。事后,该生逐渐对周围卷发男性都产生厌恶和恐惧,甚至后来发展到对男性产生厌恶,这就是泛化。严重心理问题1、有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2、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会短暂地失去理智;4、内容充分泛化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学习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等)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恐怖症等)就业问题(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恋爱中的过度情绪反映、失恋、单相思、网恋、性心理发育异常、由自慰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等)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四、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综合症1.神经症是一种指大脑没有发生器质性的病变、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没有思维障碍,有自知力,患者会对自身异常的心理状态感到十分痛苦。诊断神经症的标准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神经症主要表现精神易兴奋或易疲劳,同时伴有焦虑、恐惧、强迫、疑病、多种躯体不适感等症状,这些症状大多持续很长时间(至少3个月)。患者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有相当的自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