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30 分)1、春秋时期,鲁成为当时的大国,其控制范围基本囊括了流域和泗河的中上游地区。2、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猿人。3、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4、鲁国的首都是。5、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其礼”,鲁国采取了“其俗,革其礼”的政策。6、在用人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遵循“”。7、齐国威、宣之际,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8、在战国时期,黄老之学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处于江汉流域的国,这里是道家学派的原生地;一是齐国的稷下,是道家学派在北方的代表。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一书中。12、“礼”是调谐、稳定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制度,人的是其根本。13、“”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14、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基石。15、孟子承担起的一个重要政治使命是重新确立社会统治的秩序,也就是孟子理想中的“”。16、邹衍,也作驺衍,战国末期思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17、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的制度上。18、如果说“五德终始说”体现的是邹衍的时间观念,那么“说”则体现了他的空间观念。19、姜尚封齐后,定都。20、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流传于世。21、司马穰苴“为本”的战争观,实际上是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军事,比一般军事战术理论更高出一筹。22、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23、公元前 353 年,魏国派大将率 8 万精兵进攻赵国,赵国苦战一年,支撑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采取“”的计谋,在桂陵设下埋伏,大败魏军。24、刘备在的建议下,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指明了刘备称王图霸的方略。后人把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战略构想,称为“”。25、檀道济在与北魏军队交战时,粮草断绝。他采用“”的办法,迷惑敌人,安然撤退。26、《》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部城池防御专著,它集前代防御理论之大成,并开创了冷火并用时代城市防御理论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