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涂装前处理第一节涂装前处理的意义第二节除油第三节除锈第四节表调第五节磷化第六节非铁材料的涂装前处理复习题2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涂装前处理的意义;2.了解涂装前处理各关键工序的作用原理、选用依据和影响因素;3.了解前处理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本章重点:表调、磷化技术。3涂装过程的动画演示4第一节前处理的意义吸附的气体或蒸汽层油污尘土层锈蚀或氧化层机械加工变形层基体金属金属表面的构成:第一节前处理的意义5序号影响因素影响大小(%)1涂装前处理49.52涂膜厚度(涂装道数)19.13涂料品种4.94其他因素(施工环境、操作者技术等)26.5涂装各因素对涂膜质量的影响前处理的内容及意义第一节前处理的意义6水洗→水洗→(酸洗除锈)→(酸洗除锈)→水洗→水洗→表调→表调→磷化(或磷化(或氧化)→氧化)→水洗→水洗→(钝化)→(钝化)→水洗→水洗→干燥干燥脱脂→脱脂→金属一般前处理工艺如下:可根据工件材质及其表面状态(如锈蚀、油污程度和表面光洁度等)、涂料品种和使用环境等,选择最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前处理的内容第一节前处理的意义7①经吹砂、砂纸打磨、酸洗、表面化成处理(形成磷化膜或氧化膜)等方法进行适当粗化来提高涂层与基体的附着力。材料与加工比表面积/(cm2·cm-2)轧制的镍板3.5砂布打磨的镍板9.7酸洗过的镍板46不同加工方法所形成的比表面积前处理意义第一节前处理的意义8②多孔性的氧化膜或磷化膜等化学转化膜能将金属由导体变成不良导体或绝缘体,增强涂层的抗蚀能力。③通过前处理提高涂料对基材表面的润湿性。γ固气=γ液固+γ液气COSθ。若γ固气>γ液固,COSθ为正值(1>COSθ>0),则θ<900,液体能润湿固体;反之,COSθ<0,θ>900,为不润湿。④依靠机械整平处理提高涂层的装饰性。第一节前处理的意义液Ɵ气Γ液气Γ液固Γ固气o固9涂装前处理除油以有机溶剂除油为辅化学除油为主。适用于自动化大规模生产。一、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临界胶束浓度CMC——指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第二节除油非极性基团(憎水基)极性基团(亲水基)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和胶束作用示意图第二节除油10HLB值——亲油亲水平衡值。对应值为0-20,亲油性最高的为0,亲水性最高的为20。在选择非离子型表活时,HLB值是一项重要参数。表面活性剂HLB值与用途的关系HLB值用途HLB值用途15-1813-158-18溶化洗净乳化(O/W)7-93.5-61.5-3湿润乳化(W/O)消泡第二节除油11非活的HLB值经验计算公式:非活的HLB值=(亲水基部分的分子量/表活的分子量)×20HLB法的加和性举例:一种HLB值等于12.3性能最佳的洗涤剂,可用下列物质配制:选用20%司本65(HLB=2.1,亲油性强)和80%吐温60(HLB=14.9,亲水性强),混合后的表面活性物质HLB=0.2X2.1+0.8X14.9=12.3。第二节除油12表面活性剂使用注意事项:(1)温度表活在浊点以上温度使用,效果降低。(2)操作(3)一般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除油效果检查:采用水膜连续性检查。第二节除油131、工件材质状况2、油污种类和数量3、脱脂工艺条件4、脱脂剂的配套性二、脱脂方法和脱脂剂的选择(参考教材P17)三、脱脂剂的应用发展趋势1、采用无磷能生物降解的环保型脱脂剂2、发展低温和常温脱脂剂3、低泡脱脂剂第二节除油14第三节除锈除锈方法:一、机械法(也叫物理除锈)手工除锈借助于风动或电动工具除锈喷丸(沙)除锈喷砂除锈喷砂除锈除锈砂轮除锈砂轮抛丸除锈机抛丸除锈机第三节除锈15涂装前处理要严格控制工序间的间隔时间。二、化学法(广泛采用)酸洗液好坏的衡量:处理效果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可操作性处理成本酸洗液第三节除锈16第四节表调表调的方式——既有抛丸、喷沙、砂纸轻度擦拭等机械法,也可用酸洗增加有效表面积的化学法,还可用物理化学吸附法(表调通常指此法)。表面调整——也称表调,是金属在磷化前的预处理工序,其目的是利用表面调整剂改变金属表面的微观状态,使金属表面晶核数量和自由能增加,从而得到均匀、致密的磷化膜的过程。第四节表调17表面调整成分磷化膜结晶含钛表调剂的配方(仅供参考)1、K2TiF6适量2、(TiO)SO45%Na2HPO41g/LNa2HPO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