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是小班幼儿的一件大事,刚开学时家长老师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吃饭问题,所以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想办法训练幼儿的用餐常规,对于挑食的幼儿则认真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用餐时的具体要求幼儿:1、吃饭时小脚放好,身体尽量挨着桌子,吃饭时眼睛要看着碗,不能东张西望,要一只手拿小勺子,一只手扶着碗;2、尽量保持桌面地面干净;3、吃饭要尽量大口吃,不可以含在嘴里大半天都不嚼一下;4、不可以挑食,鼓励幼儿尝试各种菜式;5、吃得不多是小班幼儿的一大特点,根据幼儿的食量进行饭的调整,力求每一位幼儿不许剩饭倒饭。在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的时候确实难,因为小班年龄,用餐的习惯在家没有很好养成,希望家长、老师和宝宝们一起努力!小班幼儿常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其一,幼儿入园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这对低龄的幼儿来说相对容易。其二,低年龄段的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为教师进行常规管理创设了有利条件,同时,良好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成为小班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特定的音乐就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睡觉之前要上厕所并把自己的鞋子在固定的位置摆放整齐等等。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小三班班务工作计划教师唐慰慈本班共有幼儿38人,男幼儿15人,女幼儿23人,个体差异非常明显。这学期我们重点抓常规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幼儿的情况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学习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懂礼貌的品德,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学习氛围。这学期班务工作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育教学方面:据新《纲要》要求,完成了各科教学任务,幼儿参加了各种活动学中玩,玩中学,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模式。二、自理能力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1)用餐。吃饭时小脚放好,身体尽量挨着桌子,要一只手拿小勺子,一只手扶着碗;尽量保持桌面地面干净;鼓励幼儿尝试各种菜式;(2)洗手。督促孩子饭前便后勤洗手,并且还要求他们在洗手的时候应该把袖子往上卷起来,搓搓手心和手背,小手要洗干净。(3)学会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来园、离园都会打招呼,知道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三、卫生保健工作:注重保教结合,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每天一小扫除,每周一大扫除,定期对玩具消毒,勤洗换衣物被褥保持个人卫生。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人到心到,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四、家园联系工作:办好“家园联系”,使之成为家长、老师、幼儿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时和家长交换意见,定期家访,做到家园共育。定期更换“家园联系”内容,并坚持做到内容有科学性、可行性、参与性,促进家长和老师互动。五、德育方面首先把教室布置得像美丽的花园,乐园,让温馨的环境,新奇的玩具吸引幼儿,让幼儿一起搭积木,做游戏,念儿歌,渐渐地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六、逐月开展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几种方法作者:阅读:301时间:2010-3-1610:33:44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几种方法谈到常规,自然就会联想到规则。其实常规就是维护日常生活的规则。规则是行为与活动的准则。要使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要注意规则的建立。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的,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