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填空题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滴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3.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一致才有意义。4.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来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6.五四的核心是(爱国主义)7.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1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11.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并称为(双元革命)。1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并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3.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做起,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14.(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15.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16.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8.党的十八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进入新时代关键时期,作为青年人,我们更要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2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是推进国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基础。23.......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心想基础。24.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青年学生使命担当专题一: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青年使命学习要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逻辑1、双元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为了向工人阶级提供斗争武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一、青年马克思面临的社会客观条件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并称为“双元革命”。“双元革命”深刻的改变了现代欧洲的面貌,正是马克思所面临的时代状况。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二、青年马克思的人生境界(一)马克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