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教育局97年學生交通安全事故統計暨事件分析壹、97年臺北市各級學校交通事故統計分析九十七年1月至九十七年12月學生校外交通事故統計在案者,共計有88件,計有學生死亡5人、重傷12人、輕傷79人。以下分別以國小、國中、高中職作說明:一、國小:交通事故共計18件,死亡人數1人,受傷人數18人,佔20.4%。二、國中:交通事故共計14件,死亡人數2人,受傷人數8人,佔15.9%。三、高中職:交通事故共計56件,死亡人數2人,受傷人數70人,佔63.6%在上述交通事故中汽車意外事故6件、自行車意外事故9件、機車高達47件,機車可說是最危險的交通工具,尤其是高中職校之學生在使用機車時更應謹慎小心駕駛!有鑑於機車的高事故率,如何建立「安全駕駛與自我防衛」的認知與態度是全體師生必須要具備的知能,希望本市全體師生們,能以過去發生的意外事故為借鏡,記取經驗教訓,來減少個人因貪一時方便的錯誤認知,與不當使用交通工具的行為,再逐年降低本市學生發生交通事故發生的比例。1以下綜整九十七年1月至九十七年12月間發生之學生交通事故,並針對事故發生之原因分析,期望對所有師長及同學們能有所助益。貳、交通事故分析:機車車禍事件發生之比例,為各級學校交通事故之第1位,無論是有照或無照駕駛,自行騎乘或被載,尤以高中職校44件為最,其原因歸內如下:一、人為因素(一)、騎乘者疏忽1、違規超車2、使用車道不當3、轉彎不當4、超速失控5、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6、騎乘者身体狀況不佳7、未注意前方車(人)動態8、違反號誌管制措施之指引(二)、使用燈光不當(三)、裝載不當2(四)、其他人為過失二、車輛因素(一)機車本身所具備之不安全性(二)機車體積小,顯著性差(三)機件故障三、道路環境因素(一)天候狀況(二)路面狀況1、路面積水濕滑或殘留油渣2、路面凹凸不平3、路面有散沙或碎石(三)交通管制措施不當1、未設置號誌或設置不當2、未設置適當之標誌(四)道路設計不當1、道路或車道太窄2、彎路超高設計不當四、騎乘習慣因素(一)擅闖3(二)走捷徑(三)開快車趕時間(四)騎乘時心不在心焉(五)騎乘時接聽行動電話(六)騎乘時與後座交談(七)學生的駕駛行為,多為衝動性之駕駛態度,為冷靜地確認交通狀況,便匆忙啟動,導致意外發生。學生常以超速等方式來顯耀自己騎乘技術良好,以吸引他人注意,而這種凸顯自己的行為,亦容易導致交通事故之發生。(八)少部分學生因為無照駕駛或不熟悉路況與交通規則不熟悉導致交通事故之發生。以上幾點為學生發生機車事故較頻繁的原因,為改善此一現象教育局特別對學校、家長及同學提出呼籲:一、學校:(一)加強對有駕照之同學,特別是男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並將機車騎乘教育視為重點。(二)規劃限制措施,以減少學生使用機車頻率。(三)繪製學校周邊危險道路路線圖宣導週知,並建立4學校校園安全討論區,鼓勵學生反應學校周圍危險地段,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及尋求改善。(四)製作交通事故學生案例之教案,提供教師採用以加深宣教效果。二、家長:請家長們務必督促子弟遵守交通規則、騎機車應載安全帽、不超速、不改裝車輛,及最好儘量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而少騎機車。三、同學:遵重及珍惜生命,儘量少騎機車,若騎機車時亦應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路況、載安全帽、不超速及不改裝車輛;小心駕駛讓年輕的歲月充滿活力與歡樂。肆、降低交通意外事故之作法:針對上述分呼籲與分析,本局特別提供幾點作法,期能降低本市學生發生交通事故發生的比例。一、加強注意學校週邊及市區道路路況情形。二、多注意重大車禍案件或學校周邊道路交通意外事故,記取他人的經驗教訓,自己不要讓歷史重演。三、同學早上上學時,能注意到時間的控管,避免因趕時間而發生事故,放學後返家儘量避騎乘機車通過車流量5大的地點,上、下學行車應熟悉通勤路段常發生車禍事故原因,並小心行駛以減低肇事率。四、高油價時代,同學應以節省荷包及避免交通意外事故為考量,儘量使用大眾運驗工具:如公車、捷運等,以降低騎、乘機車機會,減少發生車禍事故風險。五、遵守交通規則,勿違規左轉、迴轉、逆向行駛、闖紅燈,要依標線、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