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微生物菌种选育重点实验室2016 年年度总结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2017 年 10 月 9 日1一、实验室基本情况辽宁省微生物菌种选育重点实验室依托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组建的一个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实验室筹建于2005 年并于 2010 年 10 月被辽宁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 3000 平方米,低温菌种保藏库 100 平方米,大型真菌标本室 100平方米,中试车间 200 平方米,无菌室 8 个,通风准备室 4 个。配套实验条件完善,现有大型仪器及其配套设备 23 余台/套,总价值达 580 万元,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需要的、稳定的研究队伍。现有人员20 人,固定人员 16 人,客座人员 4 人。博士学位 4 人,硕士学位 5 人。二、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总体定位:实验室总体定位为面向全省的微生物菌种选育及应用研究开放性平台。能够承担微生物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吸引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成为辽宁省微生物领域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研究方向:微生物优良菌种选育及开发应用。目标:解决微生物菌种选育及利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支持;在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研究、农业微生物菌种筛选及生产、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研究与开发等领域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三、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2013-2016 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4 篇,发表专著 1 篇,承担各级各类项目 3 项,获得朝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 1 项;获得专利 4 项。四、实验室服务辽宁省经济、社会有关情况在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面向设施农业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服务,积极推动秸秆生物降解技术的应用。在朝阳县、凌源、喀左、建平地区建立 4 个示范区,在全省推广面积达到5000 亩,对示范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开展菌种及菌种活化剂保存、使用及农药肥料配套使用方法等方面培训,培训农民达1400 人,培训技术推2广人员 100 人,发放相关技术资料 4500 份,使农民熟悉掌握秸秆降解菌及菌种活化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协助合作单位-辽宁宏阳生物有限公司建立两条菌种生产线,年产 5000吨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并与辽宁兴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对畜禽粪便进行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