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 2 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2.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膜两侧物质分子的排列是不对称的B.组成膜的物质分子的运动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磷脂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D.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答案:C3.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膜的哪项结构有关()A.①B.②C.③D.②③答案:A4.植物的花粉四处飞扬,却只有落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才会萌发,落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不会萌发。经研究发现,以上事实是由于细胞之间存在着识别作用,这种识别作用与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A.糖蛋白C.糖脂答案:AB.磷脂D.胆固醇5.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液泡失水皱缩B.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C.变形虫的变形D.人鼠细胞融合答案:B6.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的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甲所示)。图甲(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乙①该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 造成膜的损伤,增加膜的通透性,B 的完整化学名称 是 ________________ 。 动 物 细 胞 吸 水 膨 胀 时 , B 的 厚 度 变 小 , 说 明 B 具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