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锐角和钝角教学教学心得体会(共 7 篇) 这节课早已经上过,也复习过,可是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太好。连续考了两次试,都不理想。特别是有一道题:用剪刀减去长方形纸的一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做到第三遍还是有很多人做错,说明很多学生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 回想新授课时,我参照书本比较直白地介绍锐角和钝角,就是利用队旗和红领巾上一个角,跟三角板上的直角比,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后来我看到有一个老师是这样设计教案的:减去长方形纸的一角,有几种减法,分别还剩几个角,剩下的角有几个是直角,还剩下三个角的除了一个直角,还有两个都是锐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一下,发现比直角小,说明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观察还剩 5 个角的有几个直角,是 3 个,还有两个角是钝角,跟直角比较一下,比直角大,说明,比直角大的是钝角。剩下 4 个角的,请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直角,几个钝角,几个锐角。 在动手、观察和比较中,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新知识,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学生的兴趣也较浓厚。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题,应该也不容易错了。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杨桂香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所以我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 3、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作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在教学中,我始终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着学生主动参加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得到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以下是我的两点教学体会: 一、在生活情境中认识锐角和钝角。 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在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就结合生活实际出示情境图,情境图就藏着很多角,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二、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活动化、个性化是课程进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让学生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