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阅读课程实践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省**市**区第一小学的徐莉莉,今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班的阅读课程实践,我就以这一周为例来讲吧。 一、《日有所诵》的通讲 我带的是四年级,这一周我们开始诵读《日有所诵》第七单元,第一篇是艾青的《煤的对话》,通讲时,我问孩子们,知道煤的前身是什么吗?是树,森林中的树木在地壳运动中被埋在地底下,不再以枝繁叶茂的形式来展现它的生命力,但它真的死了吗?不,它重生为煤,只要给它以火,它又能灿烂了,你们看,生命总是以许多形式存在着。这样一番解读之后,再让他们读,读到最后两句: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他们不自觉地就把语调变得铿锵起来,好像特别想表现煤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篇是《沙与沫》中的一首:我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感受过自己也有另一个我?什么时候有这种感受?孩子们一致认为有,他们举出了不少例子,如做决定做选择,内心很矛盾时;遇到困难,想退缩时,都有另一个我的存在。于是,他们发表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当你需要作出决定时,你的心中便会出现两个不同的你,一个赞成,一个不赞成,我们就是在这种选择中成长的。一个是天使,一个是恶魔,永远相反。人一定会有遇到坎坷,你走过去,你就在成长。 这是孩子对这几首诗作的批注。哦,其中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是这一周读到的《全阅读》中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我把它和这一单元的日有所诵放一起教学了。 这个单元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卢纶的《逢病军人》和柳中庸的《征人怨》,孩子们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两首是写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通过了解每首诗的大体意思体会到了这两首诗的情感基调都是哀怨悲苦的。再让孩子们看韵脚,第一首诗的’脚是“粮、乡、疮”,押的是删韵,第二首诗的韵脚是“关、环、山”,押的是阳韵,这两个韵都是比较开阔深远的韵,发好这些长平字,再加上入声字“不、入、白、雪、黑”等的顿挫,让孩子们能通过吟诵表现出诗人对这些哀怨悲苦的将士们的同情和慨叹。 二、整本书的沟通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本周二我们班进行了这个学期第二本师生共读图书的沟通会,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我们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阅读,第一个星期时,我用了十来分钟的时间大体了解了一下孩子们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看看这些莫名其妙的故事,孩子们能读到什么程度,那次十多分钟的摸底沟通,我发现他们对这些故事的接受程度高于我的想象,于是我为他们设计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