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耳穴疗法1主要内容耳穴概述耳穴穴位耳穴诊断疾病耳穴治疗疾病常见的疾病耳穴治疗方法2耳穴概述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息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个手段是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的结合安全无副作用小小耳朵能看病又能治病3起源:使用耳穴最早的是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耳穴治疗疾病的理论和具体方法的记载。该法在古代属于针灸疗法的一个分支,称“小针”“耳底神针”“微针”。《黄帝内经》和历代著名医学专著中,都详细记录着耳与经络的关系;耳与脏腑的关系;以及借耳诊病治病理论和具体方法。“耳中宗脉之所聚也”明代著名医生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从八脉角度阐明了耳和经脉的关系,为后来耳诊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根据与研究基础4我国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应用耳穴健身治疗疾病的记载。用于健身的主要就是按摩,如“以手按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提耳尖,益精,壮气血”,“拉耳垂明目”。用于治疗的针法如“耳聋无所闻取耳中”,“针耳尖治眼生翳膜”,“刺耳中,使出血,救卒中恶死”,“赤眼,挑耳后红筋”,“针耳门治龋齿”等等。5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传统医学取得了迅速发展。耳穴治疗法已发展成为耳穴诊治学体系,并成为针灸学中别具特色的学科:(耳医学)。1958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运用全息理论,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学说。在此基础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耳穴工作者进行了多学科,多方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6特别是1995年美国国际耳穴培训研究中心提出的耳穴近脑学说,耳穴作用原理与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遗传系统、病理形态系统有关,充实了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根据耳穴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特征,耳穴不但可以诊断现在的病症,还可以诊断过去的疾病,以及预测将要发生的疾病。71960年,北京许作霖提出15个刺激点1970年,广州部队后勤部绘制《耳针穴位挂图》,107穴位1982年,中国制定《耳穴标准化方案》(草案),新的方案正在制定1999年及2002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世界耳医学大会上,将耳诊疗法改称为“耳医学”。8耳穴疗法治疗的疾病达100多种,具有疗效神奇、快速、安全、无副作用之特点。因此,耳医学是一门具有发展活力的学科,在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人类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耳穴的起源于中国,提升与国外,注册于中国,普及与世界。9耳穴治疗范围神经衰弱、头痛、头晕、多梦、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抑郁症、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支气管炎、胸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痛风、肾虚腰痛、颈椎病、胆结石、前列腺炎、乳腺小叶增生、耳鸣、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小儿假性近视、月经不调、痛经、皮肤瘙痒症、痤疮等。10耳穴解剖部位和穴位耳廓表面解剖11\12131415161718耳穴解剖部位和穴位穴位很多但有分布特点19(头、面部)(头、脑、神经系统)(下肢)(脑干)(咽喉、鼻)(外耳)(躯干)(盆腔、内生殖器)(臀、坐骨)(腹腔)(膈肌)(胸腔)(上肢)(内分泌)环耳轮脚(消化道)耳穴分布与人体对应20常用的穴位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91个。临床中用得最多的40个耳穴212223耳穴诊断疾病可以诊断过去的疾病:(比如手术)现在的疾病:将来可能患的疾病:比仪器检查更早发现24耳穴诊断疾病及注意事项耳穴探查法常用的有三种:1.视诊法(直接观察法):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自然光线→有无变形、变色、脱屑、结节注意事项:注意个体差异及男女老幼的不同。视诊时光线要充足,视诊前不要擦洗耳廓,以免皮肤充血、变色、及出现假阳性反应。252.触诊法:滑动法(凹陷、水肿、隆起)和点压法。用压痛的程度来判断疾病-皱眉(十)、眨眼(十十)、躲闪(十十十)、呼痛难忍拒按压(十十十十)。注意事项:检查时用力均匀、时间相等,不要用力过重。压痛点不明显时,可嘱病人仔细比较并找出最明显的反应点。263电测定法(听诊法):电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