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阐释: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学习目标:1、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方法。2、能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例题引路: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江雪》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方法总结: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分析:(1)陆鸿渐的居所环境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带郭野径入桑麻种菊(2)请结合诗句,说说“西家”邻人交代了友人陆鸿渐什么行踪。山中去归来每日斜(3)概括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人物形象。幽僻、高雅的居所环境每日都到山中去(4)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陆羽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吐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层次分明,音调和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例题引路(2013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问题: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问题:找出描写外貌的诗句?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问题:赏析“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明末清初之际,在江山易代、风云激荡的严酷现实中,有些高尚正直的知识分子,维护民族尊严,以凛然正气面对满清贵族的血腥屠刀,这首词,就是词人以简洁劲拔的白描手法,通过对自己形象的写照为中国词史留下的一幅爱国词人的肖像画。这位爱国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