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不言迟,不读终身痴——读书汇报会谈读书昨天下午是学校这学期第二次读书汇报会,三位教师进行交流,结合自己读陈鹤琴《家庭教育》谈感受,各有千秋。我们聚集一群读书友,经常交流读书的感受,的确受益匪浅。我们的读书交流和汇报持续 11 年了,我们的想法是:就是日常对话,关于书籍,关于教育,关于人生,不需要高深的概念、新奇的话语,不需要新颖的内容、别具的形式,只用最直白的语言、以最直率的态度和最直接的方式来说;轻松、自由、欢畅,没有客套,没有谦让,直来直去,短兵相接,无所顾忌、直率坦诚;现身说法,用思考和实际行动来表达观点,甚至可以说三道四、肆无忌惮,只要能相互启发,互相解惑。本来我是精心准备了发言想多说几句的,但只提纲挈领谈了几点,主要还是希望大家多读多思考多交流表达多写作。一、为什么读书?“百味不如读书味,回味无穷数读书”。读书之所以可以让百味甘拜下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而且是持久的,一部好书让人铭记并受用一辈子。美食可以轻易地用金钱换取,而书却只能通过阅读才能变成知识的力量。因此,人们对饱食终日的饕餮之徒经常嗤之以鼻,而对囊萤映雪的读书之人却每每肃然起敬。黄山谷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呈现给你。成功或失败时,书让人恢复宁静、宠辱不惊;烦恼痛苦时,书让人摆脱烦躁、平和豁达;冲动时,书让人恢复理智;遇到挫折时,书让人明白苦难是可以滋养人的,挺过去,会更坚强。培根在《论求知》中有言道:“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我认为,他所阐述的读书的三种用途,恰到好处的概括了读书的三种意义。消遣一说是人们读书开始与烦躁时所抱有的思想。初学者对知识并无渴求之感,读书之意义也就是消磨时光;而烦躁之人因无法静下2心来读书,感到事物都无聊透顶,便也用读书来打发时光。消遣是读书中最初级也是最浅薄的意义。装饰一说是我们一般人读书时所抱有的心态。在家中放一部《四书》,装作文雅地诵读几句《论语》,好在与他人高谈阔论时有所谈及,这便构成了读书的进一步意义——在高谈阔论时作为装潢,或者是说铸成谈笑风生时的资本。而这两种读书之义,只是浅薄之义,深层挖掘且要看增长才干。读书增长才干不是讲要一味地按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