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环站 2018 年度大中型沼气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各县(市)***:根据《***农业局转发***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暨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安全监管执法2018-2020三年专项行动方案文件的通知》(***〔2018〕***号)文件的要求,督促指导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工贸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现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一)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主要包括管道、烟道、锅炉等密闭设备;地下室、化粪池、下水道、大中型沼气、窨井等地下有限空间;储藏室、垃圾站、粮仓等地上有限空间。(二)工作内容1、企业要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1 / 11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企业应当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企业应当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员、检测人员、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保证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并按规定申请备案。2、企业应当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应当为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同时,要配备应急通讯报警器材、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通风、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当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当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当妥善保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