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对新型城镇化这个事情大家比较关心,从十八大报告就提出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中国特色和新型这两个前缀到底管哪几个,这是有争论的,因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这个词是在党的十七大里面就讲了,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有一个严格的界定,那么就是对中国特色新型这六个字管不管信息化,管不管城镇化管不管农业现代化,我们倾向还是要管,就是说我们的信息化道路也好,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也好,或者是我们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好,都是中国特色的,而且都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的,所以它是新型的,不是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所以我想就是说我们还是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个概念。那么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那么城镇化这个问题最近这一两年议论很多,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各方面对城镇化的问题非常关心,国家有关部委也多次进行调研,提出一个我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那么这个规划一直出不来,就是因为这个规划里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复杂,各方面的认识也很难统一,就是争论很大,所以这个规划一直没有出来,现在已经到了十一月份了,在年底之前我想应该能出来。那么在这个背景下面,我们今天我想讲三个方面内容,一个就是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理解,你老是说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内涵是什么,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第二个部分内容就是说,我们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是基于什么考虑,就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面,我们讲城镇化到底有哪些考虑;第三个也是今天要讲的重点问题,就是说我们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间到底会碰到一些什么样的重大而敏感的政策性问题,在解决这些重大敏感的政策性问题上面,这次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我们指出了什么样的方向,就是说我们的跟城镇化有关的改革路线图到底属于什么情况,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我们老讲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那么就肯定要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有一个理解的问题,就是说这条道路的内涵是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城镇化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就是说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那么很多人就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叫城市化率,这是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大家一般是从这个角度理解城市化。但其实城市化的过程更是资源向一定的空间聚集,或更高效率配置的过程,就是说我们人到城市干什么,它背后的内在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它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率,就是追求资源配置效率,这是城市化最根本的动力,那么这个过程应该说是无论是人的城镇化也好,还是说我们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好,这都是世界各国普遍的一个发展规律。尽管如此,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它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起点不一样,所以它的道路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从我们国家来看,很长一个时期,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间,对城市化的问题重视并不够,因为从国家战略层面,直到2000年的时候,就是到十五届五中全会的时候,在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里面,才提出来要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城镇化,就是说在2000年以前,从国家层面、从中央的层面是没有城镇化的战略考虑的。那么十五计划纲要里面明确提出来要实施城镇化战略,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来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那么十八大报告里面又加了两个字,就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包括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之所以说强调中国特色和新型我想这是中央从我们国情出发、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做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那么它的内涵到底是哪些方面,有很多解读,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搜集一下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中央重要文件,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意的阐述有多种概括,最早的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里面提出来的,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很明显这里所讲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