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高泌乳素血症定义高泌乳素血症HPRL: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清泌乳素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状态称为HPRL。正常育龄妇女PRL水平不超过1.14-1.36nmol/l(各实验室有自己的正常值)。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泌乳素PRL的分泌、调节和功能PRL的分泌与调节:PRL由垂体前叶的泌乳素细胞合成和分泌,受小丘脑多巴胺能途径调控,多巴胺作用于DA2R,抑制PRL的合成与分泌。任何减少DA的因素都会导致PRL升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PRL的生理功能:广泛而复杂。促进乳腺组织发育生长,启动维持泌乳,使乳腺细胞合成蛋白增多。PRL可影响性腺功能,在男性,增加睾酮合成,促进前列腺及精囊生长。慢性HPRL导致性功能低下,精子发生减少。导致不育、阳痿。PRL抑制GnRH、FSH、LH脉冲式分泌,抑制黄体酮、雌激素合成,表现月经紊乱、闭经。调节B、T淋巴细胞、脾细胞、NK细胞功能。调节渗透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PRL分泌影响因素1、昼夜变化:入睡后逐渐升高,晨睡醒前达高峰,醒后迅速下降,上午10点至下午2点至谷值。2、年龄性别:出生婴儿高水平可达4.55nmol/l,3个月降至正常。青春期轻度升高至成人水平。成年女性始终比同龄男性高。3、月经周期中变化:变化不明显。部分女性在月经中期升高,卵泡期降低,排卵期轻度升高可能引起不孕。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PRL分泌影响因素4、妊娠期的变化:妊娠期垂体增大,PRL增多;妊娠末期,PRL上升至非妊娠期10倍;分娩后下降。正常PRL分泌细胞占腺垂体15-20%,末期可达70%。5、产后泌乳:不哺乳,产后4周恢复正常;哺乳,产后4-6周基础PRL分泌持续升高,此后4-12周,基础PRL逐渐降至正常,随每次哺乳身高幅度逐渐减小。产后3-6个月基础和哺乳下PRL水平下降。6、应激:紧张、寒冷、运动时垂体释放应激激素包括PRL、ACTH、GH。PRL升高数倍,持续不到1小时。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HPRL流行学特征:HPRL是年轻女性常见下丘脑-垂体轴内分泌紊乱。正常人群,HPRL发生率0.4%;计划生育门诊,HPRL发生率5%;单纯性闭经,HPRL发生率15%;闭经伴溢乳患者,HPRL70%;无排卵妇女,HPRL15%;无排卵伴溢乳者,HPRL43%;PCOS,HPRL3-10%。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HPRL流行学特征垂体瘤占所有颅内肿瘤10-15%,PRL瘤是最常见的垂体功能性腺瘤,约占垂体腺瘤45%,示临床上病理性HPRL最常见原因。PRL腺瘤多为良性肿瘤,根据分为微腺瘤<1cm,大腺瘤>1cm。PRL瘤年发生率6/百万-10/百万,患病率60/百万-100/百万。PRL瘤患病率可能远不止于此,在此基础上增加3-5倍。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HPRL的原因生理性日常运动、精神创伤、低血糖、夜间、睡眠、进食、性生活、各种生理现象如卵泡晚期和黄体期、妊娠、哺乳、产褥期、应激状态、乳头受刺激、新生儿期均可出现PRL暂时性升高,但幅度不会太大,持续时间不会太久,也不会引起相关的病理症状。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HPRL的原因药物性拮抗下丘脑PIF或兴奋PRF的药物,多巴胺是典型的内源性PIF,少许药物可能对PRL细胞有直接影响。多<4.55nmol/l,长期服用可达22.75nmol/l,引起泌乳闭经。多巴胺耗竭剂:甲多巴、利血平;多巴胺转化抑制剂:阿片肽、吗啡、可卡因;多巴胺重吸收阻断剂:诺米芬辛;二苯氮类衍生物:苯妥因、安定等;组胺和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5HT、苯丙胺、甲氰咪胍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ACEI:依那普利等;激素类药物:雌激素、避孕药、抗雄激素类药物、CRH;中草药: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其他:异烟肼、达那唑等。文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