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0/24第六章眼睛和放大镜224/10/24§6-1§6-1人眼的结构眼睛是一个完整的成像光学系统,同时又是目视光学系统的接收器,可以看成是整个光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324/10/24人眼的构造剖视图巩巩角膜脉络膜眼睛的像方节点与中心凹的连线为眼睛的视轴,在观察物体时眼睛本能地把物体瞄准在这根轴上。虹膜瞳孔网膜黄斑中心凹盲斑晶状体前室后室1.336视轴1.3374424/10/24角膜:角膜是由角质构成的透明球面,厚度约为0.55毫米,折射率为1.3771,外界的光线就是首先通过角膜进入眼睛的。前室:角膜后面的一部分空间称为前室。前室中充满了折射率为1.3374的透明液体,称为水状液,前室的深度大约为3.05毫米。水晶体:它是由多层薄膜构成的一个双凸透镜。中间较硬,外层较软,在自然状态下,其前表面的半径为10.2毫米,后表面的半径为6毫米。各层的折射率不同,中央为1.42,最外层为1.373。借助于水晶体周围肌肉的作用,可以使前表面的半径发生变化,以改变眼睛的焦距,使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虹彩:它在水晶体前,中央是一个圆孔,它能限制进入眼睛的光束口径,称为瞳孔。随着被观察物体的亮暗程度,它能相应地改变瞳孔直径,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能量。524/10/24后室:水晶体后面的空间称为后室,里面充满着一种与蛋白质类似的透明液体,叫做玻璃液,它的折射率为1.336。视网膜:后室的内壁为一层由视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构成的膜,称为视网膜,它是眼睛的感光部分。脉络膜:网膜的外面包围着一层黑色膜,它的作用是吸收透过视网膜的光线,把后室变成一个暗室。巩膜:它是一层不透明的白色外皮,将整个眼球包围起来。黄斑:视网膜上视觉最灵敏的区域。盲点:神经纤维的出口,由于没有感光细胞,所以不能产生视觉。624/10/24黄斑盲点角膜前室虹彩视轴后室水晶体巩膜脉络膜网膜724/10/24简约眼眼睛简化成一个折射球面的模型,即简约眼折射面的曲率半径像方介质的折射率网膜的曲率半径物方焦距像方焦距光焦度5.56mm1.3339.7mm-16.70mm22.26mm59.88D824/10/24简约眼n=1.33n=1.0R=5.56R=9.7924/10/24人眼与照相机眼睛如同一只自动变焦和自动改变光圈大小的照相机。从光学角度看,眼睛中三个最重要的部分是水晶体、瞳孔和网膜,它们分别对应与照相机中的镜头、光阑和底片。1024/10/24从光学角度看,眼睛中最主要的是:水晶体、视网膜和瞳孔。人眼水晶体视网膜瞳孔眼睛和照相机很相似,如果对应起来看:↕↕↕照相机镜头底片光阑1124/10/24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它可以自动对目标调焦人眼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像。但我们感觉为什么还是正立的?这是视神经系统内部作用的结果。1224/10/24§6-2§6-2眼睛的缺陷及矫正1.眼睛的调节对远近不同的物体,人眼能够自动地调节眼睛中水晶体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眼睛自动改变焦距的过程称为眼睛的调节。明视距离:是指正常的眼睛在正常照明下,最舒服的距离,为250mm。1324/10/24当肌肉在最紧张时(通过调节),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称为近点,其相应的距离称为近点距,以p表示(米)正常眼睛的远点距为负的无限远,非正常眼睛(远视或近视)的远点距为一正/负的有限值。正常眼睛的近点距约为眼前100mm。当肌肉完全放松时(通过调节),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称为远点,其相应的距离称为远点距,以r表示(米)。1424/10/24PRprA112.视度调节范围人眼的调节范围是用远点距r的倒数和近点距p的倒数之差来描述,用A来表示,即A的单位:屈光度(D),1D=m-1A称为眼睛的视度调节范围或调节能力。1524/10/24近点距倒数称为近点视度。Pp1在医院和眼镜店通常把1屈光度称为100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近点位置往远移,远点位置往近移,因而调节范围减少。其中,远点距倒数称为远点视度,Rr11624/10/24眼睛在不同年龄时的调节能力和调节范围年龄1020304050607080近点距(mm)-7-10-14-22-40-20010040远点距(mm)2008040A=R-P(屈光度)141074.52.510.2501724/10/243.人眼的适应眼睛能适应不同亮暗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适应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前者发生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