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康复骨关节康复康复医学科内容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关节活动技术第二节关节活动技术•第三节关节松动技术第三节关节松动技术•第四节肌肉牵伸技术第四节肌肉牵伸技术•第五节关节功能牵引第五节关节功能牵引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一、关节活动基础一、关节活动基础关节的构成关节结构由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两部分1.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2.辅助结构有关节盘(或称关节内软骨垫)、关节盂缘、滑膜皱襞和关节韧带等关节的基本运动生理运动(physiologicalmovement)•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以由病人主动完成,也可以由治疗者被动完成附属运动(accessorymovement)•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关节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完成的一种被动运动。•通常不能主动完成,需要由其他人帮助才能完成。•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一、关节活动基础一、关节活动基础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有:(1)构成关节两个关节面的弧度之差(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3)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4)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与伸展性一、关节活动基础一、关节活动基础(一)生理因素1.拮抗肌的肌张力2.软组织相接触3.关节的韧带张力4.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5.骨组织的限制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二)病理因素1.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2.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痉挛3.肌力降低4.关节本身病变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1.限制关节活动就会在关节囊、筋膜、肌肉、韧带等处出现疏松结缔组织的短缩,变成致密结缔组织,失去弹性和伸缩性,从而限制关节的活动。2.关节活动受限有时并不是关节本身的损伤,而是继发于关节周围组织的损害。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二、关节挛缩二、关节挛缩后天性挛缩:1.皮肤性挛缩:烫伤、创伤、炎症等造成的皮肤瘢痕而出现的挛缩。2.结缔组织性挛缩:皮下组织韧带及肌腱等软组织缩短而出现的挛缩。3.肌源性挛缩;因关节长期固定、肌肉疾病、创伤等造成肌肉缩短、挛缩、瘢痕形成而出现的挛缩。4.神经源性挛缩:因各种疾病、创伤等造成神经损伤使肌腱、肌膜、韧带等缩短出现的挛缩。第二节关节活动技术第二节关节活动技术一、关节活动技术概述一、关节活动技术概述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是运动功能恢复的前提和关键;•是恢复肌力、耐力、协调性、平衡等运动要素的基础;•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训练、使用各种矫形器、假肢、轮椅的必需条件。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意义关节活动度(ROM)被动关节活动度(AROM):肌肉无随意收缩、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的关节活动范围。主动关节活动度(PROM):由肌肉随意收缩产生的关节活动范围。1.1.预防技术:预防技术:防止关节产生活动障碍的方法包括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等。2.2.矫治技术:矫治技术:改善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的方法包括关节松动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功能牵引等。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类型一、关节活动技术概述一、关节活动技术概述ROM训练的方法主动运动用力程度紧张或轻度疼痛感为度20~30次,2~4/d适于恢复期助力运动徒手健肢简单器械棍棒悬挂法被动运动不引起病情加剧和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二、关节活动技术注意事项二、关节活动技术注意事项1.熟悉关节的结构(关节解剖结构、运动方向、运动平面及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值)2.早期活动(不加重病情、疼痛的情况下)3.全范围活动(屈、伸、内收、外展等)4.与肌肉牵伸结合三三..预防技术预防技术------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CPM))CPM主要功用:1.防止挛缩,获得ROM。2.促进软骨、肌腱、韧带、皮肤等组织创伤的愈合。3.减轻肿胀和疼痛。用于膝关节的CPM:1.适应: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滑膜切除术、关节松解术等术后。2.术后第1日开始进行。3.测量并掌握运动前的关节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疼痛的关节活动度,设定运动速度,以慢速起始,慢匀速为主。•每日进行2~3次,持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