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流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作用河谷发育中期河谷发育成熟期河谷发育初期1234下蚀使河床加深侧蚀使河床拓宽溯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1.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式:溯源侵蚀河谷的增加。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向(后退/前进)长度河流侵蚀作用的三个方向后退下蚀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下蚀使河谷。加深侧蚀侧蚀使河谷。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展宽(1)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溯源侵蚀1.河流的侵蚀作用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1)溯源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2)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下蚀作用下蚀作用虎跳峡深切峡谷的形成以哪种河流侵蚀作用为主导?(3)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河流中下游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流中下游下蚀减弱,侧蚀加强长江入海口长江入海口侧蚀为主归纳总结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方向向河流源头垂直于地面垂直于两侧河岸对河谷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2、河流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作用河谷发育中期河谷发育成熟期河谷发育初期1234◆河谷发育的初期“V”形河谷•落差大,下切作用强烈•下蚀、溯源侵蚀强烈•一般位于河流上游﹙2﹚、发育中期向河谷两岸侵蚀(侧蚀)河谷展宽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连续的河湾注意:(1)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凹岸凸岸S型◆河谷发育的中期河流流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思考: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方以堆积为主?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特别提示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方面来解释。(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发育的中期落差减小,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形成凹岸凸岸•下蚀减弱•一般位于河流中游﹙3﹚成熟期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侧蚀)横剖面成型河谷宽而浅槽◆河谷发育的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继续拓宽,呈宽而浅的槽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作用•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小结:河谷的演变过程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成熟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槽型。123二、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1.洪积—冲积平原﹙扇﹚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水道变的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发育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砾石砂粉砂粘土2.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河漫滩洪水期枯水期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AB河漫滩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3.三角洲携带的泥沙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三角洲的成因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水下坡度平缓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勒拿河三角洲冲积扇发育在山前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一般在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对聚落的影响: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23河流地貌与聚落高原河谷河漫滩聚落山区河谷河漫滩聚落山前冲(洪)积扇聚落冲积平原聚落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侵蚀地貌,还是堆积地貌上?埃及的聚落分布沿江城市密布,越往下游,城市越密集。1.高原地区聚落形态分布:河漫滩平原形态:条带状密度:小规模:小原因: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2.山区聚落形态分布:洪积扇、冲积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