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分类: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一、河流地貌2.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一)河流侵蚀地貌1.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1)侵蚀的类型:①下蚀:瀑布逐渐形成②溯源侵蚀:使瀑布跌水不断向上游后退③侧蚀:使瀑布展宽(1)侵蚀的类型:以瀑布为例①②③③2、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3、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侵蚀类型概念对河流的影响下蚀溯源侵蚀侧蚀垂直地面的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的方向发展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河谷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发育初期向下侵蚀(下蚀)河谷加深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河谷延长横剖面成型(河谷深而窄)V(二)河谷的形成注意:(1)沟谷成为河谷,必须深及地下含水层,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2)发育初期的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发育中期向河谷两岸侵蚀(侧蚀)河谷展宽A凹岸侵蚀B凸岸堆积连续的河湾BA注意:(1)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ABABAB凹岸凸岸•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哪一处适合淘金?简述原因。探究题读图回答A处需加固。因为A处为凹岸易被侵蚀。B处适合淘金。因为B处为凸岸,可能有含金矿砂堆积。讨论回答: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成熟期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侧蚀)横剖面成型(河谷宽而浅)U河谷的演变过程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U型。初期中期成熟期下蚀向源头侵蚀下蚀减弱侧蚀为主侧蚀V形谷河床展宽U形河谷的发育沟谷沟谷流水下蚀溯源侵蚀沟谷加深和延长V字形峡谷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出现河湾侧蚀为主槽形河谷初期中期成熟期二、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由于侵蚀作用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形成堆积地貌即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水道变的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扇顶到扇缘:由粗到细由陡到缓扇缘扇顶冲(洪)积扇发育在山前P79~80活动:图4.20山前冲积扇形成(实验)2.河漫滩平原: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洪水期水位枯水期水位河漫滩河漫滩的形成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河岸A、B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浅滩的是:原因: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AB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思考: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常限于河流凸岸)三角洲平原携带的泥沙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多个连接再一起就成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冲积扇发育在山前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一般在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得出结论: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对聚落规模的影响3.对聚落选址的影响冲积平原凭借水源、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影响聚落的规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活动P81活动:(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P81活动: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