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学习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最近发展区)。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本节课结合 “诱思探究教学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两种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让学生去“思”,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释疑,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扎实的基础学力,塑造学生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教材分析专题 1 基因工程包括《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四节。本专题的内容已经在人教版必修 2 中涉及过,前二节内容是核心,且对学生来说抽象、微观。本专题主要增加了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同时在原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内容中增加了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受体细胞的筛选等较详细的知识。增加了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内容,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三、教学内容分析《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这部分内容再现科学和技术融合,也是学习本专题的基础。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 DNA 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四、学生分析对于基因工程,学生接触得少,教材文字描述也较抽象。但由于通过人教版必修 2 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学习本专题所必需的核心概念,也基本了解有关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和工具,因此学生结合教材“简约”和“形象”的插图,自主合作学习,通过的动手模拟操作,能够基本把握三种工具的作用,建立知识结构模型。1 / 6并从中领悟到成功的乐趣。五、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工程的诞生历程,说出基因工程的概念2.说出 DNA 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因工具的作用六、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DNA 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2.教学难点----基因工程中运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七、教学策略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2.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大胆展示,并质疑。3.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归纳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