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ineOutline概述临床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目的机械通气概述(一)、定义(二)、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三)、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机械通气临床应用(一)、上机时机的把握(二)、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三)、不同病种,上机指征不同概述机械通气:是借助人工装置—呼吸机的力量,产生或辅助呼吸动作,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目的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正常人在自主呼吸的全过程中,胸腔内均为负压。正常人在自主呼吸的全过程中,胸腔内均为负压。•机械通气的状态下,在吸气时空气被压入肺内,肺内机械通气的状态下,在吸气时空气被压入肺内,肺内压乃至胸内压均为正压,而呼气时则靠胸廓和肺的弹压乃至胸内压均为正压,而呼气时则靠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完成的。性回缩力完成的。•与正常呼吸状态相比,机械通气对于机体各系统产生与正常呼吸状态相比,机械通气对于机体各系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了不同的影响。11)加大潮气量,改善通气。)加大潮气量,改善通气。22)适当的减少死腔。)适当的减少死腔。33)有利于气体交换。)有利于气体交换。44)减少呼吸功,使氧耗量下降)减少呼吸功,使氧耗量下降20-30%20-30%。。55)对呼吸道具有湿化作用。)对呼吸道具有湿化作用。66)不适当的机械通气可以导致:)不适当的机械通气可以导致:肺部感染、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肺部感染、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循环系统:循环系统:11)胸内压增加,可减少回心血量。)胸内压增加,可减少回心血量。22)正压通气增加肺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增加减)正压通气增加肺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增加减少左心的充盈。因此,减少了左心室的后负荷。少左心的充盈。因此,减少了左心室的后负荷。33)肺泡内压升高,肺循环血量减少,右心负担加)肺泡内压升高,肺循环血量减少,右心负担加重。重。•肝功能肝功能::导致门脉压升高,门静脉血流减少。导致门脉压升高,门静脉血流减少。•消化道消化道:腹腔内血流阻力增加:腹腔内血流阻力增加18%18%,血流量减少,血流量减少45%45%,胃肠粘膜缺血,,胃肠粘膜缺血,胃肠粘膜屏障破坏,消化道胃肠粘膜屏障破坏,消化道出血。出血。•肾功能肾功能:由于心输出量的减少,导致肾脏灌注不:由于心输出量的减少,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足,尿量下降。尿量下降。•液体平衡:液体平衡:肺淤血和肺水肿时,肺淤血和肺水肿时,可有利于水进入毛细血管,有可有利于水进入毛细血管,有助于肺水肿的消退。助于肺水肿的消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有利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意识恢复有利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意识恢复。。但过度通气可导但过度通气可导致脑血管收缩,脑缺血,甚至抽搐。致脑血管收缩,脑缺血,甚至抽搐。如果气道压力、如果气道压力、PEEPPEEP过高,也可导致颅压升高。过高,也可导致颅压升高。有创正压通气(IPPV)无创正压通气(NPPV)常用机械通气的方式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是指不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提供正压通气支持的技术。有创正压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组织氧合1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2纠正肺不张3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保驾4CONTENTS机械通气的治疗目的稳定胸壁5机械通气的治疗目的(1)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组织氧合通过改善肺泡通气、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肺容积和减少呼吸功耗等手段以纠正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基本目标PaO2>60mmHg或SaO2>90%。纠正低氧血症的机制•改善肺泡通气-----增加分钟通气量•提高吸氧浓度-----提高FiO2•增加或维持吸气末肺容积和呼气末肺容积-----提高吸气压力/潮气量-----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改善气体弥散-----延长吸气时间•减少氧耗机械通气的治疗目的(2)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由于气道阻力增加、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出现,呼吸功耗显著增加,严重者出现呼吸肌疲劳。对这类患者适时地使用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肌做功,达到缓解呼吸肌疲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