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病案分析LOGO这里输入公司名称10/24/2024案例一患者,男,20岁,辽宁某县人,北方某大学在校生。因发热、腹痛、粘液血便两个半月,伴头痛、呕吐半月,于2000年10月28日入院。数月前,患者曾到其湖北姑妈家度暑假。度假期间,曾多次到湖中戏水消暑,后手足及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奇痒、灼痛,以为是“痱子”,未予处理。几天后,开始发热,咳嗽,疑为“感冒”,稍作处理,症状缓解。2个半月前回辽后,出现腹泻,每日3次~5次,粪便粘液居多,呈脓血状,逐渐出现上腹痛,纳差,消瘦,时有发热,校医院疑为“肠炎”,予“灭滴灵”等药物治疗,未见缓解。近半月,头痛剧烈,伴呕吐,呈喷射状,遂转入我院。幼时曾患“中毒性痢疾”,已愈。平素除偶罹患感冒外,余正常。体检:T:38.2℃;P:80bpm;R:24bpm;Bp:120/70mmHg。发育尚可,表情痛苦,神清,心肺(—)。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四肢肌力尚可,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WBC:12×109/L;N:60%;E:25%;L:15%。尿无异常。粪软,呈稀糊状,镜检发现虫卵,特征为虫卵侧面具小刺状物。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什么病,为什么?01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急性血吸虫病?02患者所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考虑为什么原因?03该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高达25%,对诊断有帮助吗?04CONTENT05患者感染日本血吸虫与其在湖边戏水消暑有关吗?06血吸虫病的重要流行环节是什么?AC血吸虫病。根据病史来看,该患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湖北过暑假,并多次在湖中戏水。水中的尾蚴侵入皮肤,出现皮炎,局部有红色小丘疹,奇痒,以为是“痱子”所致,未予理睬;数天后,当尾蚴行经肺部时,患者发热、咳嗽,疑为“感冒”,服药缓解;初次感染一个月后,虫卵沉积于肠壁和肝脏,患者开始腹痛、消瘦、时有发烧。幼时曾患“中毒性痢疾”,已愈。平素健康,偶患感冒。根据症状和体征来看,血吸虫病人多伴随发热、咳嗽、腹痛、消瘦、粘液便血等症状和体征。侵袭期,尾蚴侵入处有皮炎出现,局部有红色小丘疹,奇痒。当尾蚴行经肺部时,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初次感染一个月后,虫卵沉积于肠壁和肝脏,出现腹痛、消瘦、时有发烧。从实验室检查来看,(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数均明显增加,白细胞总数在12×109/L,嗜酸粒细胞占25%。中性粒细胞增多。(2)粪便检查:粪沉淀检查易找到侧面具小刺面状的虫卵,为血吸虫卵。1、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什么病,为什么?AB血吸虫卵的形态结构?卵呈椭圆形,大小为70~100×50~60μm,壳薄无盖,色淡黄,侧方有一小刺,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虫卵在血管内成熟,内含毛蚴,毛蚴和壳间常有毛滴状的头腺分泌物。2: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急性血吸虫A临床上因为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手段,如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早期粪便虫卵检测亦可为阴性,故临床上早期确诊率低,误诊率高,所以值得引起临床医师特别是血吸虫病专科医师的重视。B一、流行病学史:①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②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多次疫水接触史二、临床表现:(1)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脏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2)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有以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脾脏肿大。(3)临床有门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结肠肉芽肿或侏儒表现。三、实验室检测:Ⅰ(下列实验至少一种反应呈阳性)1.间接血凝试验。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胶体染料试纸条法试验。4.环卵沉淀试验。5.金标免疫渗透法。6·间接荧光抗体实验。7·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流。Ⅱ粪检找到血吸虫虫卵或毛蚴Ⅲ直肠活检发现血吸虫虫卵四、吡喹酮试验性治疗有效4A疑似病案应同时符合流行病学史①和临床表现(1)B临床诊断病案应同时符合疑似病案和实验室检测Ⅰ(下列实验至少一种反应呈阳性)或吡喹酮试验性治疗有效C确诊病例应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ⅡABC答案:血吸虫病所致的异位性损害患者为在水中消暑时经皮肤感染尾蚴。患者在水中消暑时感染尾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