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按 ppp 项目操作规程,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核心内容是绩效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PPP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点总结及绩效考核标准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竞争性选择社会投资人阶段、合同执行阶段、终止及移交阶段。目前咨询机构提供的 PPP 咨询主要涉及前两个阶段,通常由政府方聘请专业咨询公司研究项目边界条件,对项目投融资结构、交易结构进行设计,完成物有所值、政府付费额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然后着手编制项目 PPP 实施方案并经常委会审议通过,进而开展社会投资人竞争性采购。PPP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点:1、明确项目基本情况及 PPP 合作内容根据业主提供的项目方案、总平面布置图、技术指标、相关会议纪要、文件等基础资料了解项目基本情况(投资规模及结构、建设期、特许经营期等)及进展情况(项目土地、选址、立项、设计等进展)。同时理清项目边界条件及项目产品(产出)内容,编制项目产出一览表(含相关资产、设施及配套服务),确定 PPP 合作内容。此阶段在了解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尽量多与业主沟通,摸清项目设置的思路及意向,为 PPP 实施方案编制做好准备工作。2、确立项目实施机构及社会投资人介入模式 PPP 项目通常由市(区)政府发起,授权行业或行政主管部门(交通局、卫生局、住建局、管委会等)为项目实施机构,委托政府城投公司、控股集团等国有公司为政府方出资代表,以约定的股权比例与社会投资人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也可以由社会投资人单独出资成立项目公司,确定项目公司注册资本及项目资本金。根据 PPP 合同指南要求,政府在项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应当低于 50%,且不具有实际控制力及管理权。具体比例的确定,可经过市场测试,向潜在感兴趣的社会投资人充分摸底,在综合考虑社会投资人预期及体现政府方对项目重视程度及“诚意”的基础上确定,通常政府方比例控制在 0%~20%,或固定出资额。同时,需明确项目资本金、贷款比例、利息测算方法及除注册资本以外的资本金来源方式。在方案编制初期,已开展过 PPP 采购的客户在项目实施机构介入模式上往往沿用已有模式,而初次尝试 PPP 模式的政府方对项目公司组建的具体细节尚处于摸索阶段,无明确思路,咨询人员可参考同类项目情况,初步拟定参股比例及职责分配方案编制初步方案,以供政府方参考。目前已完成 PPP 方案中,实施机构设置及社会投资人介入情况如下图所示:3、设计项目运作方式及交易结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