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骨折护理骨一科黄春彦概述解剖结构病因、分型诊断检查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概述在颈椎椎骨折中,约80%好发于第4-6颈椎节。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则好发于第3—4颈椎节。第2颈椎以上的颈椎部分属于上颈椎,不仅解剖关系特殊,临床症状复杂,且损伤后的现场及入院前的死亡率高,其中寰枕关节及齿状突骨折占5%,而下颈椎仅占10%左右。第3颈椎至第7颈椎称为下颈椎,发生骨折脱位较上颈椎多见。解剖结构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颈椎共有七块颈椎骨组成,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除第1、第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与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颈椎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它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后弓上面两侧近侧块部各有一沟,称椎动脉沟;椎动脉上行出横突孔,绕过侧块,跨过此沟,再穿通环枕后膜,经枕骨大孔而进入颅腔。侧块上方有椭圆形凹陷的关节面,朝向内、前、上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侧块下方有较平坦的关节面,朝向前、下、稍内方,与第二颈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侧块的外方有横突,能作为寰椎旋转运动的支点,比其他颈椎的横突既长且大。第二颈椎又叫枢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上关节面位于椎体和椎根连结处上方的粗大稍出的骨块上,朝向上、后、稍外方,与寰椎的下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第二颈脊神经位于该关节的后方,与下位颈脊神经和椎间关节的位置关系不同。枢椎的椎板较厚,其棘突较其下位者长而粗大,在X线相上看到上部颈椎有最大棘突者即为第二颈椎。枢椎的横突较小,方向朝下,只具有一个明显的后结节。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颈椎的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椎间盘。即追歼纤维软骨盘,是椎体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第二,颈椎的椎间关节。包括普通颈椎的关节突关节、钩第三,颈椎的韧带。在颈椎椎体及椎弓周围有一系列韧带对颈椎的固定及限制颈椎的运动有重要作用。病因1.主要原因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如从高处坠落时,头颈肩、臀部着地,地面对身体的阻挡,使身体猛烈屈曲,所产生的垂直力可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力量特大时则可发生脊柱脱位。2.直接暴力所致,如爆炸伤、直接撞伤。分类1.屈曲型损伤:前柱因受压力而受伤,后柱因牵拉的张力而受伤;2.垂直型损伤:多数发生在高空坠落或高台跳水;3.过伸性损伤:挥鞭伤,紧急刹车时;4.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清,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诊断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有助于明确脊椎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CT检查:用于检查椎体的骨折情况,椎管内有无出血及碎骨片。MRI检查:有助观察和确定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2、肌电图:测量肌电传导情况,鉴别脊髓完整性的水平。3、实验室检查除常规检查外,血气分析检查可判断有通气不足病人的呼吸状况。临床表现: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部疼痛,不能活动,有时可见有的患者两手扶住头部。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肿胀,明显压痛。活动受限和颈椎畸形:颈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严重者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自理能力。肢体:无脊髓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