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末 学 情 检 测 试 卷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本试卷共 6 页,33 小题,满分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卷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大题共30 小题,1—20 每小题 2 分,21—30 每小题 3 分,共 70 分。)1.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的课程多了,内容难了。小明总是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不想上学了”,小明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只看到了A.学习中的困难和艰苦C.学习是个苦乐交织的过程B.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D.我们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发现自身潜能2.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因材施教。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根据每个人各自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在不同的方面取得成就。这反映了A.人有高低贵贱之分C.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①少年梦想应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②实现少年梦也就实现了中国梦③中国梦的实现要靠青少年的努力奋斗④先实现少年梦才能实现中国梦A.①②B.①③C.②④B.不能落后于他人D.不断激发潜能,超越自己B.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D.不客观的评价自己会产生自负心理B.努力就有改变D.努力需要坚持C.探究学习D.应试学习D.③④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启示我们A.我们有了一个新名字——中学生C.不断寻找自身缺点,放大优点A.要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C.自我评价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A.少年需要梦想C.努力需要励志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B.孔子的教育思想很现代D.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辉煌的成就3.对右边图片《少年梦托起中国梦》,理解正确的是5.“好说己长就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这句谚语告诉我们6.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幅对联启示我们7.孔子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启示我们要重视8.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友情的滋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朝诗人王勃描写友情的名句。下列选项中与其寓意相近的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9.对右边漫画离意理解正确的是A.友情可以用金钱来衡量B.财富对我们的人生意义不大C.朋友的帮助会给我们支持和力量D.只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需要友情10.《诗经·卫风》提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