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是小学一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四,它紧紧围绕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上学路上的安全,了解不同的上学路线,不同的生活世界,进而感受家人、学校、社会对自己的关爱,珍惜上学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实际,设置相关的话题,帮助学生挖掘生活资源,提高安全意识,同时渗透感恩教育,通过观察上学路上感人瞬间,懂得珍惜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二、教学目标、发现上学路上常见的不安全现象,知道注意安全,保护自己。2、认识常见的交通信号,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教学重点: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教学难点:发现上学路上常见不安全现象,知道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刚刚走出幼儿园,踏入小学大门,不足一个月,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好动爱打闹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对周围环境也充满了好奇心,另外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堂注意力分散,不集中,但学生基本上能读懂本上的图意,获取的信息也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能基本上判断上学路上错误的现象和行为,但是说不清图中的意思,不能很好的表达。大多数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走路时走斑马线等交通规则,这是平时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但是学生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后,有成为一名遵守交通规则的优秀小学生的意愿,能够积极指出他人不安全的行为,希望自己能独立面对上学路上的一些问题,对于家人、学校、社会的关爱感受不深,缺少表达感谢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预设合理的教学设计。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我们知道了上学的方式和上学的路线多种多样,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平平安全上学,那这节我们继续来学习《上学路上》。、上学的方式:2、注意些什么:通过回忆上节的内容,重温上学的方式和路线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平安。第二环节:民主导学一、这样安全吗?、怎样上学才安全?分组讨论(1、按照上学的方式;2、你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过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四人小组交流全班反馈交流2、让我们走进安全小堂,看看你学到了什么?老师把你们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过马路,不要急,不追逐,不奔跑。坐汽车,不打闹,开门时,前后看。小河边,不玩耍,坐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