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马虎”》说课第 2 课时2018-01-29 16:02:59陈国锋 浙江省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新湾小学收藏文章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四课《不做“小马虎”》的第二课时。一、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一下年级学生,通过学生问卷、家长访谈和任课教师询问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马虎现象非常普遍,主要是因为责任心缺乏,没有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方法,又没有养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按照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渗透责任心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做事马马虎虎会给自身和他人造成一定的危害,并且需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养成学习、做事时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二、说目标基于教材的意图和学情的分析,根据第一课时完成的情况,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以下的几个方面:1.能认识到做事马虎的危害,端正态度,初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做事习惯。2.能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一些技巧,并在生活学习中有所运用。其中,课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初步地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三、说教学方法为达成教学的目标,基于学情的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经常会走神、开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提高注意力。因此我采用了以活动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在情境下参与活动,借助图片、故事、游戏、儿歌等多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四、说流程在这个课时中,主要设计了“马虎危害大”、“克服训练营”、“马虎封印箱”和儿歌总结这四个活动环节。第一个活动:“马虎危害大”顾名思义,旨在让学生感知和认识做事马虎所带来的危害。一开始,这样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马虎,也感受到了马虎给自己和身边人带来的麻烦。其实,马虎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麻烦,甚至还可能造成很大很大的事故和危害。这样的导入既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简单回顾,又能激发起学生对马虎危害的好奇和兴趣。然后借助教材副本中的绘本故事,来了解一个因为马虎,没有拧紧一颗螺丝,最后导致火车失事,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跟一年级学生的生活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它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是社会中马虎造成危害的典型案例。呈现这个案例之后,会让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惊和惋惜。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交流故事中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