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心衰往往被肾功能不全复杂化:利尿效果差、ACEI或ARB被迫停用,容易产生地高辛中毒等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由于肾功能恶化或利尿剂抵抗,使病情复杂化,预后更差。没有尿我们束手无策。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肾脏病发生及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生化等方面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将目光聚焦在肾脏及心脏共患疾病上,即心肾综合征。2心肾综合征(CRS)的定义:指心脏或肾脏对另一器官的功能异常不能代偿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加重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和衰竭JAmCollcardiol2008;52;1527-15393ADHERE登记资料,10792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几乎没有肾功能正常者,Scr>2mg/dl(176.8μmol/l)者占30%,Ccr越低死亡率越高。住院后肾功能恶化的程度更能显示预后4*心力衰竭住院时伴肾功能障碍者,住院时间长,死亡率高,再住院者多*SOLVD研究。GFR<60ml/min/1.73m2者死亡率为40%*PRIME-2研究。GFR<44ml/min比>76ml/min者死亡率高4倍(RR2.85,P<0.0001)。肾功能障碍与射血分数相比前者是预示死亡的更强因素*PRAISE研究。心肾综合征伴利尿剂拮抗者死亡、猝死、泵衰竭者调整的危险比值(RR)分别为1.37(P=0.004),1.39(P=0.042),1.51(P=0.034)*血肌酐升高0.3mg/dl者,住院死亡率增加6倍达30%,住院日延长>10天增加3倍Jask,JCardFailure2003;9:2275临床上心脏与肾脏损伤常常共存;20~3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慢性肾脏疾病(CKD);约50%的CKD患者会发生心血管疾病ClinMed,2002,2:195-200美国肾脏病协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南: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首位死亡原因,CKD患者10年冠心病风险>20%;慢性肾脏疾病应该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而进行管理6脑利钠肽:可用于急性心衰的临床诊断,对判断预后亦有意义。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BN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总病死率和肾脏疾病的进展相关*脑利钠肽是机体应对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过大产生的心脏保护性激素;AD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显著上升,但即使如此,也无法与此时过渡激活的神经激素相抗衡,外源性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使AD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浓度上升数倍,增强内源性脑利钠肽的心脏保护作用。*脑利钠肽可扩张ADHF患者的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削弱缩血管神经激素如肾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和内皮素的缩血管效应,改善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肾小球滤过功能。7心肾综合征的分型(Ronco):急性心肾综合征(CRS1型)慢性心肾综合征(CRS2型)急性肾心综合征(CRS3型)慢性肾心综合征(CRS4型)继发性心肾综合征(CRS5型)JAmCollcardiol2008;52;1527-15398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将慢性肾脏疾病分为5期(K/DOQI):分期描述GFR(ml/min/1.73m2)1肾损伤,GFR正常或增加≥902肾损伤,GFR轻度下降60~893GFR中度下降30~594GFR严重下降15~295肾衰竭<15(或透析)9慢性肾脏疾病造成心脏功能减退、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退和(或)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50%的5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5期肾衰患者心梗后的2年死亡率高达50%,一般人群心梗后的10年死亡率为25%慢性肾衰患者较年龄/性别匹配的非肾衰患者心脏性死亡的风险高10-20倍AmJKindeyDis1998;32:S112-910左心力衰竭的机制导致左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或充盈障碍引起肺循环压力骤然升高出现的急性肺水肿11发生机制12心力衰竭的诱因•感染•心律失常•过重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妊娠分娩•血容量增加13突发呼吸困难,尤其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明显,病人不能平卧,只能端坐呼吸。呼吸急促,频繁,可达每分钟30-40次。频繁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白色泡沫痰表情:恐惧,紧张,面色灰白,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14体格检查•肺部湿性啰音•心脏体征:第二心音亢进15*CKD患者在心梗后更少接受阿司匹林、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主要担心肾功能恶化和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对于血肌酐水平大于210µmol/L的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延长其生存时间,对eGFR<30~45ml/min的患者,卡维地洛和比索洛尔的心脏保护作用消失16*ACEI/ARB: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