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理学习目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1.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史。•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4.熟练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评估及护理。•5.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慢性、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支气管和肺组织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且呈进行性发展,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慢性支气管炎•概念: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特征: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的慢性过程•诊断:咳嗽、咳痰每年3个月,连续2年•危害:可进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慢支病理变化•①呼吸道上皮的损伤: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脱落,上皮细胞在修复过程中,杯状细胞增多,并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②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上皮发生黏液腺化生。•③管壁慢性炎症的损害,表现为间质充血、水肿、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晚期管壁平滑肌弹力纤维及软骨萎缩、破坏,出现纤维化、钙化及骨化。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pulmonaryemphysema)简称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导致肺容积增大,或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1)慢性支气管炎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使肺泡过度充气•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致使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或陷闭,导致肺泡内残气量增加•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导致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5)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人体内存在弹性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为α1-抗胰蛋白酶),吸烟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烟雾中的过氧化物还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肺组织弹力纤维分解,造成肺气肿护理评估—健康史•1.吸烟:重要的发病因素•2.感染因素:发生、发展重要因素•3.理化因素•4.气候•5.过敏因素•6.其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1-AT)吸烟者肺正常人肺护理评估--临床表现1慢性支气管炎(1)症状: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使病情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初期症状轻微,在寒冷季节、吸烟、劳累、感冒后可引起急性发作或症状加重,气候转暖时症状可自然缓解。重症病人四季不断发病,在冬春季加剧。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散在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可听到哮鸣音和呼气延长。。1.症状主要症状是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2.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下降,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啰音。护理评估COPD的分期1.急性加重期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脓痰量增多。2.稳定期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轻微。护理评估心理-社会状况COPD在社会、经济、心理各个方面影响病人的生活。护理评估--实验室检查1.呼吸功能检查2.痰液检查3.X线检查4.血液检查5.动脉血气分析痰涂片或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等,喘息型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慢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气肿缺氧时可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PaO2降低,PaCO2正常或升高,当出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pH值降低。护理评估--治疗要点控制感染对症治疗(祛痰、平喘、吸氧)呼吸功能锻炼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