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免疫学防治免疫学防治免疫学防治•免疫学防治指应用各类生物性或非生物性生物制剂,建立、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免疫防治方法有二:•1.疫苗接种•2.免疫调节疗法第一节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特点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activeimmunization):是指给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passiveimmunization)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使受者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一、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品:是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以及免疫诊断用品等统称。疫苗(Vaccine):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和类毒素等抗原性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安全有效实用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剂1、死疫苗(deathvaccine):选用免疫原性强的微生物标准株经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预防制剂。如霍乱、百日咳、伤寒、钩端螺旋体疫苗优点:主要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安全缺点:不能繁殖,需多次刺激,注射局部和全身反应严重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剂2、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Vaccine)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得到的毒力高度减弱基本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如卡介苗牛痘麻疹等优点:一次免疫即可获得长久免疫力,类似自然状态下的轻型或隐性感染。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点:不易保存,存在回复突变的危险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比较死疫苗活疫苗制剂性状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弱毒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接种量及次数量大,2-3次量小,1次保存及有效期易保存,较稳定,有效期一年不易保存,4度数周失效免疫效果较差,维持数月至一年较好,维持1-5年或更长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剂3、类毒素(Toxid)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减弱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白百破: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杆菌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4、新型疫苗(1)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是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优点:免疫效果高,不良反应少(2)重组抗原疫苗(recombinantantigenvaccine)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优点:不含活的病原体和病毒核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目前获准使用的有乙型肝炎疫苗。4、新型疫苗(3)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vectorvaccine)是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插入载体(减毒的病毒或细菌疫苗株)基因组中,接种后,随疫苗株在体内的增殖,大量所需的抗原得以表达。如果将多种病原体的有关基因插入载体,则成为可表达多种保护性抗原的多价疫苗。载体:痘苗病毒(4)转基因植物疫苗用转基因方法,将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导入可食用植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免疫原即可在植物的可食用部分稳定的表达和积累,人类和动物通过摄食达到免疫接种的目的。常用的植物有蕃茄、马铃薯、香蕉等。疫苗制剂及其研究现状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程序表预防接种的禁忌症1、免疫功能缺陷2、高热,严重心脏病,肝肾病,甲亢等3、妊娠期及月经期4、湿疹及其他严重皮肤病免疫预防的原理免疫预防的原理几种疫苗接种降低病毒性疾病发病率几种疫苗接种降低病毒性疾病发病率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剂1、抗毒素(antitoxin)是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具有中和外毒素毒性的作用。使用时注意超敏反应2、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分别由健康产妇胎盘血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的生物制品IgG和IgM3、细胞因子制剂第二节免疫学治疗(immunotherapy)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1、免疫增强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感染、肿瘤、免疫缺陷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2、免疫抑制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炎症等。第二节免疫学治疗(immunotherapy)•一、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疫苗接种•二、特异性被动免疫治疗•抗体或免疫效应淋巴细胞•三、非特异性免疫治疗•1、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