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汉语语法错误-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请看下面的例子:()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例()“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例()“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例如:()你刚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例()“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例()是个因果复句,单就每个分句看,似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者读到后一个分句“立意很深”,总觉着别扭。“立意很深”是陈述那个成分的呀?从句子结构上看,“立意很深”该是说明“作者”的,因为后一个分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那省略的主语该是“通讯的作者”;但从意思上说,“立意很深”该是用来陈述“这篇通讯”,因为“立意很深”只能用来形容作品内容,不能用来说明人。所以这个句子的毛病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理论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例()主语“内容正确”是从一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则是从两方面说的,不搭配。宜将主语改成“内容是否正确”或“内容正确与否”。例()刚好相反,主语是从两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从一个方面说的,也不搭配。宜将谓语改成“也是能否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当主语或谓语是联合词组时,更要注意主谓的配合。下面的句子都有问题:()一年不见,她的身体,她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