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和规范全市全面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以下简称“安全风险管控)”,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较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 号)和省政府安委办《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对涉及安全生产领域各类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范围见附件 1)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等工作。(二)工作建立各类风险点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等“六项机制”,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二、工作主要内容:一)风险点查找1.准确把握查找对象。风险点又称危险因素、危险源,是指2本身具有危险性,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危险性,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风险的场所、部位、状态和活动。2.科学建立查找依据。市、县区政府、开发区及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辖区、行业领域风险点的查找工作,要分行业、领域和场所(各行业领域和场所分类见附件 1)科学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参考格式见附件 2),作为基层单位具体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点查找的依据。3.合理划分网格单元。各县区、开发区(含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等,下同)、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以网格化、全覆盖的方式,合理划分风险点查找的最小单元(地理区域、单位、设备设施、作业或活动场所、某项活动等),明确每个单元的范围和风险点查找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查找责任。4.动态查找风险点。(1)考虑外部动态变化。风险点查找的范围应覆盖所有区域,所有设施和场所,覆盖所有人员的活动;在实施查找时,应充分考虑外部情况变化对风险点的影响,认真分析平时条件、特殊时段、特殊自然条件下不同风险点的出现;以及同一风险点在不同外部条件下,出现不同的风险,充分识别各种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