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破伤风免疫预防VIP免费

破伤风免疫预防_第1页
1/33
破伤风免疫预防_第2页
2/33
破伤风免疫预防_第3页
3/33
破伤风免疫预防共识衡阳市中医医院南院急诊科概述概述破伤风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的病原菌是破伤风杆菌。但引起临床症状的不是菌株,而是破伤风杆菌繁殖时所产生的外毒素。所以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伤口,只在具有此菌繁殖的无氧条件,同时人体又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时,才能发生破伤风。战时火器伤的伤道较深、多发伤的机会较多。伤道内的无氧状态、坏死组织、异物、死腔和需氧菌的存在。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都为破伤风杆菌造成适宜的繁殖环境。。概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破伤风的发生率占伤员总数的1~3.8%;战争后期,由于普遍使用抗毒血清被动免疫法预防,发生率明显下降到0.04~0.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常规地进行了自动免疫,破伤风发生率又进一步下降。由于我军重视免疫预防工作,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破伤风的发生率已下降到零。概述发病机理破伤风的致病菌是破伤风杆菌,它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破伤风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在缺氧的伤口局部生长繁殖,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另一种是溶血毒素。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对神经有强亲和力,它在释出后,即沿肌肉的运动神经末梢向中枢方向扩展,经神经干、前根到脊髓前角灰质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毒素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使灰质中突触小体膜不能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使α运动神经系统失去正常的抑制性而增强兴奋性,即使轻微的刺激,也能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破伤风毒素还可能阻断脊髓内交感神经的抑制,而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出现持续而波动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输出量增加、末梢血管收缩,出汗、体温过高、血和尿内儿茶酚胺浓度增加等。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因此,破伤风是一种毒血症.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是厌氧菌,属条件致病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中,可随粪便排到自然界,生命力很顽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破伤风梭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虽然人受伤后,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但真正得病的人却很少。破伤风杆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在伤口的局部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发生破伤风。预防破伤风的治疗较为困难,而预防的效果极佳,因此,要加强预防措施。新兵入伍后即应进行全程的自动免疫注射,临战前再作一次加强量注射,就可以充分达到免疫目的。伤后在紧迫的紧急救治中,可以免除免疫注射的手续。若能发展为全民预防,则更为理想。首先强调早期外科处理,彻底清创,对未得到自动免疫的伤员,给予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结合的联合免疫注射。自动免疫是预防破伤风的可靠方法。也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预防方法。所用的抗原是破伤风类毒素,它有抗原作用,但无毒性。类毒素制剂有两种:一种是甲醛解毒的类毒素,一种是明矾沉淀的类毒素。两者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相同。基础注射:皮下注射类毒素0.5~1.0毫升,共三次,每次间隔3~6周,就可获得基础免疫力。基础免疫力一般可保持1~2年。加强注射:有两种,即常规加强注射和战前加强注射。常规加强注射为基础注射后1年,再注射1次类毒素0.5~1.0毫升,以后间隔5~10年注射一次。临战前加强注射的剂量同前,目的在于获得可靠的免疫性,减少伤后的救治手续。被动免疫创伤发生后24小时内,皮下或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适用于下列情况:①伤口污染严重;②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颅脑、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及开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破伤风免疫预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