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4/2024汽车安全性设计2概述安全带作用原理:当碰撞事故发生时,安全带起作用,锁止机构开始工作,安全带被锁紧,而不“能自由地从卷收器中抽出,从而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力求使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向前撞到转向盘、仪表板及挡风玻璃上,减少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危险,同时避免乘员在车辆发生滚翻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椅。10/24/2024310/24/2024V1代表车的速度,V2代表乘员速度,ΔV代表二次碰撞速度4安全带的应用:1.1907年,2点式安全带获得专利2.1963年,瑞典注册了布莲(NilsBohlin)发明的“V”字形三点式安全带。3.1967年,布莲在美国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告》,扭转了美国对安全带认识的转变。4.1971年,澳洲的维多利亚省强制佩戴安全带5.1975年,瑞典强制实施6.1993年7月,中国对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强制佩戴安全带7.美国现仍有部分州没有强制实施10/24/20245防护效率统计(Evans):安全气囊+安全带:(56.3±3.2)%,只有安全带:(48.5±5.5)%10/24/2024610/24/2024安全带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保护效果a)b)710/24/20241——未系安全带驾驶员2——系安全带驾驶员3——未系安全带乘员4——系安全带乘员8分类与结构组成10/24/2024按照安全带使用的主动性,可以分为主动型安全带及被动型安全带两类;按照安全带的固定安装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两点式安全带、三点式安全带和全背式安全带。910/24/2024a)b)c)d)安全带的种类a)两点式腰带b)两点式肩带c)三点式d)全背式1010/24/2024安全带的基本结构:由织带、卷收器、带扣、上导向器、长度调整机构、预紧器和锁紧装置等结构组成11织带特点:1.主要材料是聚酯,宽度一般在48mm左右,厚度一般为1.1~1.2mm;2.织带的经线编织用的纱及单丝数值为1260d/96f、1260d/108f和1500d/108f3.织带的纬线编织采用的纱及单丝数值多为500d/96f、630d/72f和630d/96f。10/24/2024124.一般织带伸长率可在5%~23%范围内变化5.织带边缘的形状为日本、欧洲多采用“3”形状,而美国产的一些织带为“]”形状。10/24/202413织带性能要求:有高的强度,一定的延伸性,良好的能量吸收性。另外,为提高带织物的耐久性,带织物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耐气候性(寒、热、水、光、腐蚀)及色牢度。此外,带织物应外观平整、手感柔软舒适。10/24/202414GB11549—1989基本性能要求10/24/202415卷收器功能:1.在正常情况下,将织带放长或收短,以适应使用者身材的大小肥瘦,一旦使用者将安全带扣好以后,卷收器可以将过长的织带收回,让织带以适当的收卷力将使用者拉控住;2.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卷收器可以在瞬间将织带锁起来而不让它伸展,从而可以拉控固定使用者不致前冲;3.调整织带长度。10/24/202416卷收器分类:无锁式卷收器自锁式卷收器紧急锁止式卷收器10/24/202417紧急锁止式卷收器又可分为:1.织带拉出加速度敏感式(又称织带敏感式)2.汽车加速度敏感式(又称车体敏感式)3.对上述两者均敏感的复合敏感式卷收器锁止的基本工作原理分两类:4.外缘锁止式5.中心锁止式机构10/24/20241810/24/2024织带拉扯加速度敏感式锁止机构1-棘轮止动杆2-棘轮3-接合齿圈4-感应弹簧5-心轴6-锁止臂1234锁止状态56织带拉出方向1910/24/2024图6-8车体加速度敏感式锁止机构1-止动爪2-棘轮止动杆3-棘轮4-接合齿圈5-感应弹簧6-惯性块7-心轴8-锁止臂9-同步齿轮10-导向臂11-驱动杠杆12-重块213456789101112锁止状态未锁止状态织带拉出方向倾斜20带扣的特点:带扣是既能把乘员约束在安全带内,又能快速解脱的连接装置,其功用是用以接合或脱开安全带。10/24/202421上导向件:功用为使之带能够方便的拉出和回收到卷收器中。10/24/202422长度调整机构特点:长度调整机构是指为了适应乘员的体形调整织带长度的机构。10/24/202423设计原理10/24/20242410/24/20242510/24/20242610/24/20242710/24/20242810/24/202429性能试验我国GB14166—1993《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强制标准中规定了汽车安全带的性能指标,并提出了检测安全带性能的试验方法。10/24/202430安全带模块环境试验:热、湿、粉尘等性能试验:静态试验拉伸强力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