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的定义指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质量指产品、过程、服务满足规定或者潜在要求的特征的总和。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一、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一)产品质量1、定义: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指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所具备的特性。2、质量特性:产品性能、产品寿命、产品安全性、产品经济性、产品可靠性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二)工作质量是指企业中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于稳定地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通过企业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果等工作成果表现出来。(三)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是一定产品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因此,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应该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抓工作质量上,以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检验为特征的传统的质量管理。特征是事后检验,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或不合格的零部件剔除出来,以保证质量,防止不良品出厂。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第二阶段:以数理统计方式应用于质量控制为特征的统计的质量管理。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发明了质量控制的控制图。1928年道奇编制了抽样检验表。特征是预防为主。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费根堡1961年《全面质量管理》四个阶段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二、全面质量管理1、定义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科学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各因素,结合改善生产技术、经济地研制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1、定义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科学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各因素,结合改善生产技术、经济地研制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2、全面质量管理表现:(1)把系统性经济性观念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中,实施“三全管理”:强调全过程管理;实施全员管理;实施全企业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经济性。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2)坚持市场为导向,实施开发式的质量管理;(3)把经营观念引入质量管理,实施经营型的质量管理。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3、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满足用户需要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2)全面质量管理所管的对象是全面的即广义质量。(3)全面质量管理所管的范围是全面的,即是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4)全面质量管理师全员参与的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综合的。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目的1、质量管理体系根据ISO9000国际标准2000版的定义,它是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指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为达到质量目标而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为了使其产品能达到:满足规定的用途和需要,满足用户有的期望,符合有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符合社会有关法令的要求,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硬件:指资源,包括人才、专业技术和各种设备,这是支持质量体系和实施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软件:借助硬件所进行的各种质量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机构、职责和程序等。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二、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1、过程2、组织机构3、工作程序4、资源和人员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三、质量活动的开展(一)设计过程(二)制造过程(三)使用过程(四)辅助生产和服务过程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三、质量活动的开展(一)设计过程的质量活动指新产品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之前的准备过程。主要强调严格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并加强各步骤的评审;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二)制造过程包括生产制造和检验两个环节。1、两项基本任务:通过严格质量检查,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