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接缝施工标准工法中铁七局铜黄高速TH-C07合同段项目部二0一二年三月十五日主要目录•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工程概况•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编制依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现场路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编制原则•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型、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总工期的原则。•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的原则。•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其中跨径L=30m的箱梁有240片,跨径L=40m的箱梁有120片箱梁现浇顶板、横隔板、湿接缝采用C50混凝土。二、施工准备和施工工艺2.1、施工准备•梁体架设之前,测量组要及时在支座垫石上定出支座中心,并测出每个支座垫石的标高,标高符合设计时应及时安装橡胶支座,支座安装前垫石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对不符合设计标高的垫石,用环氧树脂砂浆抹平调到设计标高,垫石标高控制在3mm以内,并按设计尺寸标出橡胶支座中心,准确安放橡胶支座在垫石上,确保橡胶支座和垫石的中心线重合。•梁板架设位置准确,各种预埋钢筋调直对齐。对安装完成的组合梁进行内、外边线的复测,同时对每片梁进行标高复测,并对需进行中线、标高调整的梁进行调整。•标高调整利用两只100T油顶配合,进行单端的逐个调整。调整后标高经监理复测后方可进行后继施工。2.2、主要机械及人员配备•各桥配备钢筋加工机械一套,混凝土运输车3台,插入式振捣器50#2台。人员情况:钢筋工10名,模板工8名,混凝土工5名,张拉工4名。2.3、模板制作及施工工艺2.3.1、现浇横隔板•在施工前对横隔梁端头凿毛进行检查,凿毛达到规范要求,钢筋表面的油渍、漆度、鳞绣等清除干净,使得梁体和钢筋与现浇混凝土能够更好的结合。两梁体端头预留的钢筋焊接达到要求,其余预留钢筋可采用绑扎。•横隔板施工采用竹胶板拼模,竹胶板不小于1.5mm,横隔梁两侧竹胶板宽不小于79cm,即两侧包边不小于10cm,封底采用竹胶板,设置对拉螺杆,四周加固牢靠。施工工艺施工准备钢筋加工制作洒水养生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施工准备2.3.2、湿接头施工•在施工前对梁体的端头进行凿毛,钢筋表面的油渍、漆度、鳞绣等清除干净,使得梁体和钢筋与现浇混凝土能够更好的结合。两梁体端头顶板和底板预留的钢筋要提前焊接起来,其余预留钢筋可采用绑扎。•在安装中横梁底模时底模中线和盖梁的中心线必须重合,安装中横梁底模在支座位置时可采用塑料布、施工棉四周围包裹橡胶支座,防止在施工混凝土时混凝土污染支座,模板间有缝隙地方用施工棉塞死,底模支撑加固采用纵为15*10cm和横向15*15cm的方木,纵横向方木间的空隙用木楔楔死。•中横梁与梁体衔接部位定型钢模加固时,应先在盖梁上用冲击钻打眼,并打入Φ22的钢筋头,再采用10*10的方木一头顶在钢筋头上一头支撑在定型钢模的底部和一根10*10的方木一头顶在钢筋头上支撑在定型钢模顶部;中横梁的两侧模板用5*5的方木作为背方向距控制在70~80cm之间,模板上下用拉杆拉紧;在加固中横梁和两侧边梁封头模板时底部用木楔楔死梁体和防撞挡块间的空隙,顶部用支撑方木一头顶在挡块顶,一头顶在钢模面。具体加固图见下图:•在中横梁混凝土施工时应做好负弯距张拉施工的防护措施,先穿好钢绞线,并接好该部位的波纹管,后接的波纹管两头和以前预留的波纹管进行衔接,衔接两头应保证有和以前的波纹管同直径的街头尺寸进行搭接,并且接口用胶带裹紧防止漏浆,混凝土施工完以后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拉毛深度为1~2mm,夜间温度过低时应该进行保温覆盖。•在浇筑中横梁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筑顺序,不能更改建筑顺序,防止影响两跨梁体间的张拉顺序,浇筑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增强梁体的整体性,浇筑温度应控制在5℃之内,宜在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