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pidemiologicalexperiment主要内容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与特点实验流行病学的类型临床试验研究的定义与特点临床试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临床试验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临床试验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第一节概述一、概念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experiment)又称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epidemiology)或干预试验(interventionaltrial),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结局发生率(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的差异,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示意图二、实验流行病学的特点属于前瞻性研究需要随机分组需要设立均衡可比的对照实施人为的干预措施三、用途1.用于验证病因假设在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在人群中以实验的手段针对病因进行干预,并观察相应的效果,以验证病因假设。2.用于评价疾病预防措施、保健措施或卫生服务措施等的效果例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乙型肝炎预防效果评价,或应用降血脂药物治疗来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等。3.用于评价某种新药、新疗法的效果如新药临床试验以及不同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效果评价。四、主要类型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病人(临床病人)干预措施:临床治疗措施研究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例:评价某新的药物的治疗效果四、主要类型现场试验:研究对象:健康个体干预措施:预防措施研究目的:评价预防效果例:评价某疫苗的保护效果四、主要类型社区试验:研究对象:社区整体干预措施:不方便落实到个体的措施研究目的:评价预防效果例:评价某措施的预防效果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一、研究目的药物治疗效果--临床试验疫苗预防效果--现场试验饮水加氟预防龋齿--社区试验干预前后自身对照RCT二、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1.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2.要注意研究对象对总体的代表性3.选择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人群4.选择容易随访的人群5.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人群6.选择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能坚持实验的人群三、研究因素干预措施?对照措施?其它因素的均衡:不能预知的结局:个体差异、自愈向均数回归:疗效与自然病程相偶合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潜在未知因素四、研究结局主要结局:发病、死亡、治愈中间结局:抗体转阳、滴度、知信行可能的副作用:监测五、样本量的估计观察指标在人群中的发生频率(计数资料)两组均数的差值(计量资料)检验水准α(第一类错误)检验效能1-β(第二类错误)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小。非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估计22122211)(])1()1()1(2[ppppppZppZN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对照组发生率α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试验组发生率为β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p1+p2)/2连续变量样本量估计222)(2dSZZNa公式适用于N≥30时估计的标准差两组连续变量均值之差α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为1-β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六、设立对照1.标准对照(standardcontrol)或称阳性对照(positivecontrol)2.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或称阴性对照(negativecontrol)3.自身对照(selfcontrol)4.交叉对照(crossovercontrol)5.相互对照(mutualcontrol)RCT试验对象的选择和分组模式图交叉对照试验模式图七、随机分组一为随机抽样,即使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作为研究对象;二为随机分组,即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有同等的概率被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其中,随机分组最为重要。单纯随机分配;分层随机分配整群随机分配;。八、盲法盲法(blinding或masking)指使研究对象或研究者不知道研究的分组情况。八、盲法单盲(singleblind)即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处理情况,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优点:研究者可以必要时可以及时恰当地处理研究对象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对受试者的健康和安全有利。适用于:主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主述来决定干预措施效应。八、盲法双盲(doubleblind)即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所接受处理情况。优点:可以避免来自研究者和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