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必背考点儿科学考点年龄分期(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 40 周;(胎龄满 28 周到出生后 7 足天,定为围产期。)(2)新生儿期——出生—28 天;(3)婴儿期——出生后 28 天—满 1 周岁;(4)幼儿期——1—3 周岁;(5)幼童期——3—7 周岁,即学龄前期;(6)儿童期——7—12 周岁,即学龄期。(7)青春期重要指标体重:清晨空腹排尿后初生:3 公斤1—6 个月:体重=3+0.7*月龄7—12 个月:体重=6 +0.5*(月龄-6)=3+0.5*月龄2—12 岁:体重=7/8+2*年龄身长:初生:50 厘米,第一年增长 25 厘米,第二年 10cm。2~12 岁:75+5*年龄头围:初生:34 厘米。胸围:初生 32 厘米。1 岁时,胸围接近头围,约 46 厘米;囟门:后囟关闭:出生后 6~8w 内(部分出生时);1前囟关闭:出生后 12—18 个月。牙齿:4—10 个月开始出牙,2.5 岁出齐2 岁以内:牙齿数=月龄-4(或 6)。6 岁换牙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收缩压=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1/2—2/3)。动作发育:由上而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1 岁时能独立站立,扶 1 只手可行走;1 岁半左右会走路。语言发育:单语单句阶段:1 岁以后。小儿生理特点:(1)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稚阴稚阳”阴:物质基础,即精、血、津液等物质;阳:脏腑的生理功能。稚阴稚阳:小儿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肺、脾、肾三脏较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此外,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心常有余:不是指小儿“心火亢盛”,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气蓬勃之象。小儿时期的病理特点:2(1)发病容易,迅速传变;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脏气清灵,易趋恢复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由一到多,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淡到浓。小儿指纹:适用于3 岁以内儿童。虎口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六种基本病理脉象: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幼幼急诊》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辨虚实。按诊:“囟陷”:囟门凹陷,见于泻甚失水。“囟填”:囟门高凸,见于呕吐壮热,为肝风内动。“解颅”:囟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