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_第1页
1/15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_第2页
2/15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_第3页
3/15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心理学 1中医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而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 2000多年前。早在远古时期的巫医祝由术就是人类最古老、最早的疾病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现代心理疗法的源头。中医强调形神合一中医重视以治神为本。这里所谈的神,就是心神,神是与形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形神合一,所以治形必须配合治神,二者不是孤立的。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支配形,神是更重要的,所以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主,就是指的心神,可见心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为什么治病要先调神?既然心神对生命对人的生理病理如此重要,那么对一切疾病的治疗当然都应该先调治心神,如果属于心身疾病,就更应该重点调神,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等。中医的神有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指大自然的力量。就是说,由于大自然日月星辰的运转,产生阴阳变化,四季寒温、昼夜变化,从而赋予大地生机,同时也赋予了人的生命。狭义指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的总称,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荣卫已通,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里的神指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意识思维和情志。中医非常重视情志化心理病机中医自古就十分强调情志内伤这一病机,中医认为,七情过激,如喜、怒、忧、思、悲、惊、恐过度,可以导致气血紊乱,阴阳失衡,既可直接产生新病,如可以发生厥证(中风、脑溢血)、呕血(胃出血),也可间接诱发旧病,如怒可损伤肝,思可损伤脾,悲可损伤肺,喜则伤心,恐则伤肾。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既可引起心神病患,也可诱发形体疾患。如癫狂、失眠(不寐)梦多、心悸、郁证(抑郁症)等。中医强调,七情内伤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而且七情内伤往往是许多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如头痛、眩晕(高血压病)、胸痹(冠心病)、消渴(糖尿病)、胃脘痛(胃溃疡)、呃逆等。中医五神藏与心理治疗中医的神包括:神、魂、魄、意、志,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什么是心藏神?心藏神,就是指心脑主宰人的思维意识活动,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什么是肝藏魂?肝藏魂,就是人的肝主魂,那么魂的功能又是什么呢?魂的特点是与神并出,魂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指谋虑。所以一个人若肝有问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治疗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