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的天然水道中流动的水流叫河流。供给河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聚水区域叫流域。流域内各大小河流构成的脉络相通的水道系统叫水系或河系。流域的特征是影响径流形成和变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地理环境对径流的作用。2.1.12.1.1河流的形成与分段河流的形成与分段2.12.1河流及特征河流及特征河流流经的谷地称为河谷,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称为河床或河槽。面向下游,左边的河岸称为左岸,右边的河岸称为右岸。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高向低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直接流入干流的河流称为该干流的一级支流,流入干流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为该干流的二级支流,依次类推,有三级支流、四级支流等支流之称。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中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或内陆河。2.1.22.1.2河流基本特征河流基本特征1.河流的长度L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距离称为河流长度,简称河长,以计,可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量得。2.河流的断面河流的断面有横断面和纵断面之分。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横断面。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称为中泓线。沿中泓线的水流切面称为河流的纵断面。2.1.22.1.2河流基本特征河流基本特征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枯水期水流所占部分为基本河床,又称为主槽。洪水泛滥所及部分为洪水河床,又称为滩地。只有主槽而无滩地的断面称为单式断面。有主槽又有滩地的断面称为复式断面。洪水位主槽滩地滩地枯水位2.1.22.1.2河流基本特征河流基本特征3.河流纵比降任意河段两端(水面或河底)的高差称为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段纵比降,简称比降,用小数或千分数‰表示。水面比降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河底比降则较稳定,通常河流的比降指的是河底纵比降。2.1.22.1.2河流基本特征河流基本特征河底纵比降可在河流纵断面图上读取河底高程及河段长度数值后按下式计算:(2-1)式中:——河流的比降,——自上游到下游沿程各点河底高程,——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全河流的长度。2012211102)()()(LLhlhhlhhlhhJnnnJnhh,,0nll,,1L2.1.32.1.3水系及河流地貌定水系及河流地貌定律律1.河流的分级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湖泊的河流称为干流,流入干流的河流称为支流。霍顿河流分级法:①直接发源于河源的小河流为1级河流;②只接纳1级河流汇入的河流称为2级河流;③只接纳1、2级河流汇入的河流称为3级河流;依次分级,直至所有干、支流命名完为止。(a)斯特拉勒分级(b)霍顿分级211111112311111111122342.2.12.2.1流域的基本特征流域的基本特征2.22.2流域与水系特征流域与水系特征汇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区域称为流域,也就是分水线包围的区域。分水线有地面、地下之分。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时,称为闭合流域,否则称为非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示意图地面分水线地下分水线AB地下分水线地面分水线AB不透水层透水层1.流域面积流域分水线包围区域的平面投影面积,记为,以计。分水线是相邻两流域的边界线,又叫分水岭。勾绘方法如下图所示。图中虚线即为分水线,分水线与出口断面包围的闭合区域即为控制断面以上的流域。勾绘分水线应注意,分水线与每条等高线的相交处要保持垂直,因为水流方向总是垂直于等高线。FF2Km240240240240240230230230220220210210200200(a)(b)水流方向分水线2.流域的长度流域长度就是流域轴长。以流域出口为中心向河源方向做一组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每个圆与流域分水线相交形成割线,各割线中点的连线长度即为流域的长度,以计。3.流域的平均宽度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之比称为流域的平均宽度,以计。(2-9)BLkmBkmBLFB4.流域形状系数流域平均宽度与流域长度之比称为流域形状系数。(2-10)5.流域平均高度和流域平均坡度将流域地形图划分为100个以上的正方格,依次定出每个方格交叉点上的高程以及与等高线正交方向的坡度,取其平均值即为流域的平均高度和平均坡度。BLB6.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下垫面条件等。流域的地理位置:流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