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T临床试验的随机化与盲法资料出处:姚晨1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设计原则–随机randomization–对照control–重复replication–盲法blinding2实验设计三原则随机化•含义–样本是随机抽取,总体的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中来,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使其误差大小可以估计(这里的总体是符合根据假设规定的入选标准的有限总体)–受试对象被随机分配,各处理组间均衡–受试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进行分组,接受不同的试验顺序/处理。3随机化作用–通过随机,均衡干扰因素的影响,使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均衡可比性,控制试验误差;–避免主观安排带来的偏倚;选择性偏倚4随机≠随便–病人的选择性:对医院、治疗医生、药物–医生的选择性:对病人分组–其他:疾病自身的规律、病人的年龄、性别等–后果:影响疗效的判断;由于不随机,各组差异不符合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使统计学检验结果无效5随机化方法1.简单随机化2.区组随机化3.分层随机化4.动态6常用的随机化方法---简单随机化(完全随机分组)方法:•掷硬币•随机数字表•计算机软件产生的伪随机数特点:小样本临床试验,组间不均衡性较大(使检验效能降低,降低可信度);随着样本量增大,组间均衡性变好7举例-18将10例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甲、乙组中对象编号12345678910随机数字13926699472449577432排序19710425683组别甲乙乙乙甲甲甲乙乙甲常用的随机化方法---区组随机化•区组(block):由若干特征相似的试验对象组成•区组随机:每个区组内的处理顺序要随机•受试对象按区组因素排序、编号:动物体重由轻到重,时间由前到后9常用的随机化方法---区组随机化•同一区组(block)中各组病人数相等•区组大小(长度)是处理数的倍数特点:1、各治疗组例数接近或相等;2、不能保证重要预后因素在各治疗组间的分布;10常用的随机化方法---区组随机化区组1234对象编号123456789101112随机数字221768658168952392358722随机数顺序213132312231组别BACACBCABBCA11以三种处理为例:对每个区组内的随机数排序,规定由小到大分别对应ABC组常用的随机化方法---分层随机化•分层目的:使某些对结果影响较重的因素在各组分布尽可能相同(均衡)•分层因素选择:性别、疾病的类型、病程、中心等;12常用的随机化方法---分层随机化•分层因素的数量和分级:不宜太多,否则组合太多且病人收集有一定困难•分层随机化方法:各层分别随机,可用简单随机或区组随机•分层随机化安排:病人入选时首先确定属于哪一层,然后根据该层的随机表安排。13举例-314动态随机•含义:临床试验过程中每例病人分到各组的概率不适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调整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各试验组间例数和某些重要预后因素一致;15最小化法•优点:保证各试验组基线的多种预后因素相等或接近;•增加可信度、减少误差,提高检验效能;•缺点:分组过程复杂化;产生选择性偏倚;•适用:小样本临床试验(抗癌药物的研究)16举例-417举例-418盲法•1、含义:盲法的对象;•2、避免偏倚;19盲法的优点•减少偏性•客观评价不良事件:安慰剂组的病人也会报告不良事件关于减少偏性•设计阶段:–随机化---评价:均衡性•实施阶段–盲法–实验条件的统一201、单盲1、所谓单盲实验是指只有研究者知道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2、这种盲法的优点是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观察了解研究对象,必要时可以及时处理研究对象可能发生的意外问题,并且可以避免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所带来得偏倚。212、双盲1、双盲试验是指执行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每个对象被分配到哪一组,需要有第三者来负责安排、控制整个试验。2、这种盲法主要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偏倚。3、缺点是方法复杂,较难实行。一旦研究对象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事先未预料到的意外反应,需要采取紧急医疗措施时,负责此项试验研究的第三者若不能及时查出此对象所在的组别,将耽误对研究对象处理的时机。223、三盲1、三盲试验是不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第三者也不了解分组情况。2、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