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血糖的控制目标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血糖的控制目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启富建议:30-40岁的青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40-65岁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8%----摘自《健康人报》2013年12月份期刊---《糖尿病人别盯着6.1不放》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血糖的来路1、进餐后,主要来自于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转化而来;2、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谷类、糖类及水果。空腹时,全部血糖来自肝脏,由肝糖化转化而来;3、另外,体内的蛋白质来的氨基酸,从脂肪来的甘油三脂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原异生过程转化成葡萄糖,另外后者再进一步也可以转变成肝糖元贮存在肝脏,必要时肝糖元又可转变为葡萄糖。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血糖的去路1、在各组织细胞中,血糖被利用产生成能量和热量供人体利用而消耗。2、进入肝脏,以肝糖元形式储存在肝脏。3、进入肌肉细胞,以肌糖元形式储存在肌肉。4、进入脂肪组织,转化成脂肪。5、进入各细胞,转化为细胞组成部分。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影响血糖的因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失眠、失望、抱怨、依赖、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治疗目标不适当治疗目标必须达标,但确定目标应因人因时、因病情而异。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饮食的影响不适量、不均衡饮食会导致血糖波动,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个性化饮食方案。(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计算标准)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运动的影响适当的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有益,运动量不足则不能起到有效降血糖作用。而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能引发低血糖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药物的影响包括药物选用不当、用药量不足、用药过量、药物服用方法不正确、药物继发性失效、其他药物的干扰。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6)胰岛素抵抗即对胰岛素不敏感,多见于体重超标的肥胖人群,判断标准一般是通过检查C肽和胰岛素释放指标,多数情况下都是高于正常的。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7)应激状态因伴随有感冒发烧、急性感染、外伤、心肌梗死、妊娠期、月经等情况,常因应激而导致血糖升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8)血糖仪的使用不当使用者对血糖仪的掌握程度,以及仪器品质好坏都会影响其检测结果。1、过于用力挤血、用碘伏消毒会造成血糖高于正常检测值2、血糖仪的校正码与试纸不符,采血量不足或消毒后酒精未完全干就进行了采血则会造成血糖低于检测值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9)重要器官功能受损1、肝、肾功能损害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2、在持续血脂高、血压高的情况下血糖的控制也会变得很难因此有此类情况的要使用降糖药的同时兼顾对肝、肾功能还有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