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盐碱化土地盐碱化海水稻土地盐碱化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条件和原因有哪些呢?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哪?土地盐碱化会产生哪些危害?盐碱地的改良除种植水稻外还有哪些改良措施?010203040501土地盐碱化的含义土地盐碱化1、含义: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实质:土地退化02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条件和原因土地盐碱化1、含义: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分类: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实质:土地退化海绵实验思考1、海绵表层白色物质是怎么形成的呢?思考2、海绵表面白色物质的形成与土地盐碱化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吗?思考3、模拟实验与实地情景的差别在哪?思考1、海绵表层白色物质是怎么形成的呢?因倒入水量的增加,融有白色洗衣粉水体随水位上升至海绵表层,在阳光的照耀下,水分蒸发,白色洗衣粉小颗粒残留在表层,即形成我们见到的最后现象。土地盐碱化形成过程思考2、海绵表面白色物质的形成与土地盐碱化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吗?思考2、海绵表面白色物质的形成与土地盐碱化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吗?思考2、海绵表面白色物质的形成与土地盐碱化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吗?有形成原理相同水中溶有其他物质(实验中为洗衣粉,盐碱地里为盐分)随水位上升,在阳光的照耀下,水分蒸发,水中物质就残留在表层或近表层。思考3、模拟实验与实地情景的差别在哪呢?海绵≠实地土壤洗衣粉溶液≠地下水自然环境下,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2、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条件(1)地下水埋藏浅或地下水位偏高(2)地下水矿化度高或含盐分高(3)气候干旱(晴天多,气温高),蒸发大(自然原因)2、土地盐碱化的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灌溉方式(2)过度施用化肥(3)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等2、土地盐碱化的成因若仅考虑自然因素,我国土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有哪些呢?03中国盐碱地的分布华北东北西北3、我国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西北内陆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及一些滨海地区04土地盐碱化的危害许多土壤盐碱化区每年因盐渍化而死亡的作物占播种面积的10%-20%,甚至高达30%以上。黄淮海平原仅轻度,中轻度盐渍土就造成农作物减产10%-50%,重度的则颗粒无收。山东因此损失的就达15-20亿元,宁夏平均每年减产4000多万公斤,新疆则达1亿公斤。4、土地盐碱化的危害导致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庐山庐山盐碱地能治吗?05土地盐碱化的防治5、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措施(1)水利改良措施(2)农业改良措施(3)生物改良措施(4)化学改良措施井灌井排5、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措施(1)水利改良措施(2)农业改良措施(3)生物改良措施(4)化学改良措施盐碱地治理措施5、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措施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四个方面:(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防渗等)(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肥等)(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等)(4)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亚硫酸钙等)土地盐碱化1、含义:概念、实质、分类2、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3、分布:4、危害:5、防治措施:回顾总结【学以致用】(2019全国新课标卷Ⅲ)【选修6:环境保护】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解题思路】该题以我国北方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治理棚土壤次生盐渍化措施。解答此题关键是有的放矢,根据产生的原因寻找措施。抓住关键词“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学以致用】(2019全国新课标卷Ⅲ)【选修6:环境保护】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答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