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下肢静脉曲张病变范围仅位于下肢浅静脉者,处于伸展、蜿蜒、扩张状态的静脉倒流性病变。病因1.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静脉壁薄弱3.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4.职业因素:经常从事站立工作者。病理1.早期: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明显而行走或平卧消失。2.后期:以交通瓣膜破坏为主。多无肿胀。足靴区皮肤萎缩、溃疡。临床表现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当交通支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特殊检查1、下肢深静脉X线造影:鉴别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2、无创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显像仪:静脉返流的部位和程度;瓣膜关闭活动和有无逆向血流。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适于病程短、症状轻或不能手术者。不能阻断病程。(1)弹力绷带包扎(2)周期性抬高下肢和锻炼下肢肌肉2、硬化剂注射:复发率很高。3.手术疗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术后:术后第一天:鼓励病人在弹力绷带支持下活动,术后第二天:打开绷带观察切口情况并发症的处理1、血栓性浅静脉炎:热敷2、湿疹和溃疡:局部湿敷、换药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局部加压包扎。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下肢血液淤滞有关。2.潜在并发症:小腿慢性溃疡。3.知识缺乏:与缺乏本病的预防知识有关。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减少下肢静脉淤血和水肿(1)促进静脉回流:缚扎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卧床时抬高患肢。(2)避免增加回流阻力:维持良好姿势;避免引起腹内压和静脉压增高的因素。2.防治皮肤损伤:保护皮肤;溃疡及时治疗。(二)术后护理1.促进静脉回流:卧床时抬高患肢;缚扎弹力绷带;早期活动。2.预防伤口感染:手术切口和溃疡。健康教育1.促进静脉回流:应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1~3月;休息时抬高患肢;适当的体育锻炼。2、避免增加回流阻力:维持良好姿势(避免久站等);避免引起腹内压和静脉压增高的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定义: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病因病理1.静脉壁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机制,血栓形成。2、血流缓慢:麻醉、术后制动;3、血液高凝状态结局:血栓形成粘连、机化溶解管化、内膜化(再通)临床表现1.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臂和手部肿胀疼痛,手指活动受限。2.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头面部肿胀充血。(2)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疼痛、肿胀、浅静脉扩张辅助检查1.多普勒超声:静脉最大流出率。2.静脉造影术:3.放射性核素显像:125碘被血栓摄取超过等量血液摄取的5倍,提示早期血栓。诊断要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一)非手术治疗:一般处理、溶栓、抗凝、祛聚。(二)手术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形成,或有股青肿者。取栓手术+抗凝、祛聚。护理诊断1.疼痛:与血流不通畅有关。2.潜在并发症:栓塞、出血。3.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一)防止血栓形成:针对病因。(1)静脉壁损伤:(2)血流缓慢(3)血液高凝状态:(4)早期发现(二)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避免血栓脱落:卧床;避免按摩。2.促进静脉回流:抬高患肢;避免增加腹内压;禁烟;3.病情观察:皮温、脉搏。4.并发症观察:出血倾向;肺动脉栓塞。5.术前准备:手术耐手力;出凝血功能;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少渣饮食、术前晚灌肠。(三)手术后护理1.防止血栓复发:体位与活动;预防感染。2.观察手术效果:患肢血液循环;出血倾向。3.抗凝疗法护理:出血倾向的观察和记录。健康教育1.避免诱发因素:损伤、感染、禁烟、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2.鼓励病人加强日常锻炼。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一种进行缓慢的动脉和静脉节段性炎症病变。以下肢为主,主要侵袭中小血管。病因1.寒冷与感染2.吸烟3.激素影响4.血液凝固性增高因素病理1.特点:血管壁全层呈炎症反应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