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厚德精诚创新神经内科:王丽君围手术期规范化抗凝治疗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管理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管理出血风险栓塞风险手术出血风险的评价标准缺血性卒中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2017ACC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围手术期抗凝管理决策的专家共识围手术期出血风险评估及处理中国实用内科医学杂志手术出血风险的分层缺血性卒中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手术出血风险的分类①无临床意义的出血风险②手术出血风险低③手术出血风险不确定④中高出血风险2017ACC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围手术期抗凝管理决策的专家共识,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19:11手术出血风险的分类2017围手术期出血风险评估及处理,中国实用内科医学杂志.2017,37,02:108-112抗栓及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凝血酶抑制剂,凝血因子抑制剂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抑制TXA22-15h7-10d氯吡格雷ADP受体拮抗剂6h5-7d抗凝药物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72h36-42h2-5d低分子肝素抑制Xa和IIa因子2-4h4-7h新型抗凝药物凝血酶或Xa抑制剂1-4h7-12h缺血性卒中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策略围手术期栓塞风险评估既往有卒中病史,特别是近9个月内发生的卒中,Essen评分大于3分Essen卒中量表1牙科和皮肤科围手术期建议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眼科手术白内障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不增加出血风险,建议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卒中低风险患者术前停用阿司匹林7—10d,卒中高风险患者围手术期继续应用单药抗血小板治疗。青光眼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卒中低风险患者术前停用阿司匹林7~10d;建议卒中高风险患者在围手术期可以考虑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但要充分告知患者很可能会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低出血风险手术阿司匹林治疗不增加椎管内麻醉的出血风险,建议需要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在椎管内麻醉期间继续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其他抗栓药物或阿司匹林与其他抗栓药物联用均有增加椎管内麻醉脊髓血肿的风险。椎管内麻醉骨科手术阿司匹林可能增加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出血,但并不增加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同时鉴于阿司匹林可以用于骨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因此建议需要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在骨科围手术期继续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有限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与肝素联合用于骨科围手术期似乎是安全的,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抗凝药物可以代替阿司匹林用于骨科围手术期卒中事件的预防。腹部手术抗血小板药物很可能不增加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出血并发症,建议需要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继续应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普通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建议卒中低风险的患者在普通腹部手术前停用阿司匹林7—10d;建议高卒中风险患者在普通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但要告知患者可能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建议CABG围手术期继续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建议术前停用氯吡格雷5~7d,术后可以考虑尽早添加氯吡格雷治疗。血管支架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抗栓·建议择期手术推迟至冠脉支架治疗6个月后进行。·考虑到冠脉支架后6个月内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建议冠脉支架治疗6个月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继续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但要充分考虑到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鉴于上述证据主要来自于冠脉支架的研究,目前缺乏其他外周血管支架及脑血管支架植入后围手术期处理的循证证据,因此无法对这部分患者做出推荐,针对这部分患者可以参考关于冠脉支架的推荐酌情处理。2017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共识①该决策仅适用于NVAF患者;②该共识假设患者具有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并使用合适剂量的抗凝药物③该共识假设患者未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④该共识决策适用于择期计划手术患者,非亚...